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安

刘安

【生卒】:前179—前122

西汉沛县(今属江苏)人。刘邦孙,淮南厉王子。文帝十六年(前164)分淮南故地为三,他被立为淮南王。为人好读书鼓琴,善为文辞,才思敏捷,武帝使为《离骚传》,朝命午就。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写出《鸿烈》(后称《淮南鸿烈》亦称《淮南子》)。后因谋反事被告发,自杀。国除为九江郡。被株连而死者达数千人。有文集,已佚。(,参见《史记》)


【介绍】:

明浙江慈溪人,字汝勉。嘉靖五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改河南道御史。谏世宗勿以急切之心,行督责之政。忤帝意,逮赴锦衣卫拷讯,谪馀干典史。任内筑决堤数十丈,人称刘公堤。迁长沙同知,擢凤阳知府,以治行卓异赐正三品服。以亲丧归。


【介绍】:

明淮安府宿迁人。刘荣子。嗣爵广宁伯。正统十四年与郭登同镇大同也先拥英宗至城下,安出见,伏哭其前。景帝降敕切责,回京,群臣交劾,下狱论死。值京师戒严,释之,充总兵官,寻进都督同知,守白羊口。英宗复位,予世侯,加太子少傅。成化中卒,赠峄国公,谥忠僖。


【介绍】:

明河南开封人,字元静。永乐二十一年举人。宣德五年授金乡县学训导,擢山东道监察御史,历山东、陕西按察副使。天顺初应诏言从祀、军务、水利三事,帝可其奏。天顺八年致仕,弘治中卒,年九十余。


【生卒】:?—125

【介绍】:

东汉人。安帝时宦官,任中常侍、黄门令。参与废太子刘保,拥立北乡侯刘懿为帝。少帝卒,为中黄门孙程等所杀。


【生卒】:前179—前122

【介绍】:

即淮南王。西汉宗室。高祖孙,淮南王刘长子。文帝十六年袭父爵为淮南王。善为文辞,才思敏捷。吴楚七国反,曾谋响应,因国相反对而未遂。武帝即位,安暗整武备。元狩元年事败,举兵未成,旋自杀。宾客、大臣牵连被诛数千人。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作《鸿烈》,后称《淮南鸿烈》,亦称《淮南子》,《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


字汝勉,慈溪(今浙江镇海西北)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改任河南道御史。上疏言事,被贬余干典史。筑决堤数十丈,人称刘公堤。后为长沙同知、风阳知府。治行卓异。以忧归,卒。


【生卒】:前179—前122

【介绍】:

即淮南王。西汉宗室。高祖孙,淮南王刘长子。文帝十六年袭父爵为淮南王。善为文辞,才思敏捷。吴楚七国反,曾谋响应,因国相反对而未遂。武帝即位,安暗整武备。元狩元年事败,举兵未成,旋自杀。宾客、大臣牵连被诛数千人。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作《鸿烈》,后称《淮南鸿烈》,亦称《淮南子》,《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


猜你喜欢

  • 艾貌拔都

    【生卒】:?—约1259【介绍】:元人。康里氏。初从攻钦察,继从定宗略地阿奴,又从拖雷攻金,命充怯怜口阿答赤孛可孙。后从兵渡江攻宋鄂州,以疾卒。

  • 刘怀肃

    【生卒】:367—407【介绍】:东晋末彭城人。刘裕从母兄。仕晋为费令。闻刘裕起兵,弃县而奔。从振武将军刘道规为司马,率军击破桓玄,平江陵、江夏,斩桓振,杀乐志等,督江夏九郡,权镇夏口。晋安帝义熙二年

  • 上官超

    【介绍】:宋邵武军光泽人。性纯孝。尝刳胁取肝以疗母病。县令张硕表其门曰“孝感”。

  • 何镐

    【生卒】:1128—1175【介绍】:宋邵武人,字叔京,号台溪先生。何兑子。少承家学,又从朱熹游。历官上杭丞,数行县事,以宽仁为治。调潭州善化令,未行而卒。

  • 李寻

    字子长,西汉末年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治《尚书》,又学天文月令阴阳之术。初为丞相翟方进属吏,说大司马票骑将王根以阴阳祸福之道。由根推荐,哀帝召见,由待诏迁黄门侍郎,后为骑都尉。曾多次进言,以阴阳灾

  • 赵时勉

    【生卒】:1274—1327【介绍】:元中山府安喜人,字致堂。从学于滕安上,荐授侍仪通事舍人,移疾归。后出为定陶尹。

  • 位志高

    【介绍】:明山东莱阳人。世代为农。性孝,父卒。时值岁旱,闻民欲掘其父墓击旱魃,潜挟刃而跪求。众不允,乃自杀。众惊散,父墓得全。

  • 郦琥

    【介绍】:明浙江诸暨人,字仲玉,号无崖。从钱德洪学,恪守王守仁之学。由贡生官绩溪主簿。有《和苏集》、《彤管遗编》。

  • 余元一

    【介绍】:宋兴化军仙游人,字景思。孝宗淳熙五年进士。历官知同安县,为政号清严。终池州通判。尝从朱熹学,始见日以仁义礼知信五论及自著文集为贽,得熹敬爱。

  • 朴不花

    【生卒】:?—1364【介绍】:又名王不花,元高丽人。以阉人入事顺帝奇皇后。后亦高丽人,本与相识,甚爱幸之,累官资正院使,掌皇后财赋。气焰薰灼,与丞相搠思监相为表里,四方警报,将臣功状,皆抑而不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