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元
【介绍】:
春秋时宋国人。华督曾孙。大夫。历事宋文公、共公、平公三君。文公四年,楚使郑攻宋,元为右师率军抵御被俘,后逃归宋。十六年,楚师围宋,五月不解,城中无食,元夜入楚师与楚议和。共公十年,元以私交使晋、楚两大国在宋缔弭兵之约。共公卒,卿大夫内讧,元攻杀司马荡泽,立共公少子成,是为平公。
【介绍】:
春秋时宋国人。华督曾孙。大夫。历事宋文公、共公、平公三君。文公四年,楚使郑攻宋,元为右师率军抵御被俘,后逃归宋。十六年,楚师围宋,五月不解,城中无食,元夜入楚师与楚议和。共公十年,元以私交使晋、楚两大国在宋缔弭兵之约。共公卒,卿大夫内讧,元攻杀司马荡泽,立共公少子成,是为平公。
【生卒】:?-399字永业,吕光子。初为太子。晋安帝隆安三年(399),继父立为天王。光诸子争夺王位,互相攻伐,绍被兄吕纂废杀,谥隐王。(,参见《魏书》)【生卒】:?—400【介绍】:十六国时后凉略阳
【生卒】:?—829【介绍】:唐河东人。穆宗长庆元年,官易州刺史。朱克融据幽州叛,公济破其军于白石岭。二年,迁定州刺史、义武军节度使。累进检校司空,封上谷郡王。
【生卒】:?-834字翘之。元和进士。入仕后迁右补阙,充史馆修撰。终官同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在职期间,能累陈时政得失。(,参见《新唐书》)【生卒】:?—834【介绍】:唐人,字翘之。宪宗元和初进士。累
宣府(今河北宣化)人。塞外降丁。积战功为宁夏副总兵、都督同知、贵州总兵官。有抗御着力兔、宰僧犯边及大征播州杨应龙功。被弹劾,罢官归,卒。【介绍】:明宣府塞外降丁。积战功为宁夏参将。万历二十年,宁夏叛将
【生卒】:?-899进士及第后入仕。光化时拜礼部侍郎、同平章事。自以物望非宜,常求引退,三月后以太子少师致仕。善诗,多侮剧刺时,时称“郑五歇后体”。(,参见《新唐书》)【生卒】:?—899【介绍】:唐
字维纲,东平(今属山东)人。弘治三年(1524)进士。历官阜平、滑县知县、御史。正德时累官兵部尚书。嘉靖时为三边总制。有破敌功。请求释还议礼得罪大臣,为士大夫所称赞。小王子入寇,他建议平戎及诸边防御事
字子西,许州临颍(今属河南)人。第进士,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改同知谏院。狄青宣抚广西,朝廷派宦官任守忠为副,兑上奏以为非计,遂罢守忠。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出知杭州,仁宗手书“安民”二字以示宠。
【介绍】:清广东嘉应人。流寓新加坡,开采锡矿。嘉庆间因柔佛王下令逐华,率华人与之抗争八年,占领柔佛全境,又发展其势力至槟榔屿一带。后英国势力日盛,不得已以领土主权归英,仅保土地所有权,纳租税于英政府。
【介绍】:清福建闽县人,字檀河。乾隆五十一年举人,官陕西洵阳知县。坐事遣戍,援赎免归。工诗。博闻强记,尝著《经史汇考》、《小檀弓》等,后毁于火。有《白华楼诗钞》。
【生卒】:1621—1677【介绍】:明末清初顺天宛平人,字干霄,号艾贤。顺治三年举人,授蠡县教谕,官至苏松常道。筑太湖堤岸,修沿海墩台及吴淞、刘河两闸,工费不以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