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孔子

孔子

【生卒】: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少孤而贫贱。及长,好学习礼,曾任委吏,乘田等管理财务、畜牧的卑职。后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中年时,离鲁至齐,后又返鲁。年五十,仕鲁为中都宰、升任司空、司寇,摄行相事。后又周游宋、卫、陈、蔡、曹、郑、齐、楚等国。晚年返鲁,致力于教育事业,相传弟子先后有三千人。同时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修鲁史《春秋》。提倡“仁”的学说,主张以“礼”作为行为规范。政治上反对苛政而维护贵族统治秩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其学说的主要资料。


【生卒】:前551—前479

【介绍】:

春秋时鲁国陬邑人,名丘,字仲尼。先世为宋贵族。少贫贱,曾任委吏、乘田、中都宰,鲁定公时官至司寇。因不满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去鲁而周游卫、宋、陈、蔡、齐、楚等国,皆不为所用。晚年返鲁,聚徒讲学,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余人。传曾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定鲁史《春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为儒家学派创始者,其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汉代以后,儒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被尊为圣人,历代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等号。今存《论语》,为研究其思想学说之资料。


【生卒】:前551—前479

【介绍】:

春秋时鲁国陬邑人,名丘,字仲尼。先世为宋贵族。少贫贱,曾任委吏、乘田、中都宰,鲁定公时官至司寇。因不满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去鲁而周游卫、宋、陈、蔡、齐、楚等国,皆不为所用。晚年返鲁,聚徒讲学,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余人。传曾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定鲁史《春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为儒家学派创始者,其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汉代以后,儒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被尊为圣人,历代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等号。今存《论语》,为研究其思想学说之资料。


【生卒】:前551—前479

【介绍】:

春秋时鲁国陬邑人,名丘,字仲尼。先世为宋贵族。少贫贱,曾任委吏、乘田、中都宰,鲁定公时官至司寇。因不满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去鲁而周游卫、宋、陈、蔡、齐、楚等国,皆不为所用。晚年返鲁,聚徒讲学,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余人。传曾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定鲁史《春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为儒家学派创始者,其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汉代以后,儒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被尊为圣人,历代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等号。今存《论语》,为研究其思想学说之资料。


猜你喜欢

  • 石天柱

    字季瞻,岳池(今属四川)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工科都给事中。都督马昂进怀孕妹妹给帝。他率同官合疏进谏再三。又谏修缮泰山碧霞元君祠,帝不省。帝巡游塞外,他刺血草疏谏凡数千言,帝不悟。复与同官王

  • 徐舫

    【生卒】:1299—1366【介绍】:元明间浙江桐庐人,字方舟,自号沧江散人。幼轻侠,好击剑、走马、蹴踘,工诗。元行省参政苏天爵将荐之,避去。后刘基受朱元璋征,邀之同行。舫荷蓑笠以见,酌酒赋诗而别。筑

  • 张威

    【生卒】:?—1220【介绍】:宋成州人,字德远。初在行伍,以勇见称,进充偏裨,每战辄克。宁宗开禧、嘉定间,为沔州都统制,在蜀中与金人战,屡立奇功。曾率精兵六千破兴元叛兵张福、莫简于普州。临阵战酣,则

  • 徐浩

    【生卒】:703—782【介绍】:唐越州郯县人,字季海。徐峤子。玄宗开元五年,擢明经第。工书,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精。历迁集贤校理、都官郎中,领东都选。肃宗立,为中书舍人,四方诏令,多出浩

  • 奚绪

    他观孙。封澄城县开国侯,位至左将军。

  • 伏生

    【介绍】:即伏胜。西汉济南人,字子贱。曾为秦博士。秦时焚书,生于壁中藏《尚书》,汉初,仅存二十九篇,以教齐鲁之间。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欲召生,以年九十馀,老不能行,乃使晁错往受之。西汉今文《尚书

  • 郭企忠

    【介绍】:金人,字元弼。辽末,为天德军节度副使,降金。太宗时为猛安,从破宋雁门,又镇压杨麻胡等于五台。官至权沁州刺史。卒年六十八。

  • 壶遂

    【介绍】:西汉梁人。御史大夫韩安国荐之于武帝,任大中大夫。武帝太初元年,与公孙卿、司马迁等共定汉历,旋参与主持制订《太初历》。官至詹事。帝欲以为相,会病卒。

  • 沈遘

    字文通,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荫为郊社斋郎。第进士。为人博达,明吏治,令行禁止。历集贤校理,知制诰,知杭州、开封府,判流内铨等。

  • 侯桢

    【介绍】:清江苏无锡人,字子勤。道光二十六年举人。在京师授徒甚久,从梅曾亮问古文义法,又得冯桂芬指点经学。后还故乡。咸丰间避兵乡间,暴病而卒。有《古杼秋馆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