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庆
字梦祥。江苏元和(今苏州)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官至山西汾州府知府。著《段注匡谬》十五卷。
字梦祥。江苏元和(今苏州)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官至山西汾州府知府。著《段注匡谬》十五卷。
【生卒】:421—466字希逸,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七岁即通《论语》,能作文。及长,文章著称当时。孝武帝讨元凶刘劭,令其修改起兵檄书。孝武帝时历为侍中、吏部尚书等职,与太子不和。前废帝即位,收狱
【生卒】:?—1161【介绍】:宋相州人。旧名叔兴。钦宗靖康中,以劫杀金兵有功,补承信郎。高宗建炎初,从张琪至东京,隶留守宗泽。绍兴元年,脱离张琪,隶张俊。后从刘铸守顺昌,有功,累迁建康府驻劄御前破敌
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宣和进士。绍兴五年(1135),上奏论边事,请筑坞堡、兴屯田、备舟楫,派良将劲兵戍守荆、襄,增强防守上流。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1137),迁著作郎,因事出为福建路转
【介绍】:西晋弘农华阴人,名芷,字季兰,小字男胤。武帝后。元后从妹,杨骏女。元后临终,劝武帝纳之。咸宁二年,立为皇后。帝以太子妃贾氏妒,将废之,后力谏止。后又数诫妃,贾妃不知,以为后构之于帝,忿怨弥深
【介绍】:见嶽莲。
【介绍】:东汉敦煌效榖人,字景完。灵帝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疏勒王和德不供职贡,全兴兵讨之,和德降。迁右扶风槐里令。光和间复举孝廉,拜郃阳令,参与镇压黄巾军。
元名孙,神龙初袭祖爵封嗣舒王。开元中卒左威卫将军位。(,参见《新唐书》)【介绍】:明广东四会人,字济之。弘治十五年进士。任山东宁海知州,以计御刘七农民军,擢南京刑部郎中。历守南宁、郧阳,俱有治绩,迁两
西汉琅邪皋虞(今山东即墨东北)人,王吉子。少从父学《春秋》等五经,以孝廉为郎,为匡衡、陈咸等所荐,迁谏大夫。因善辞令,使责淮阳宪王升赵内史。后以病免归。复起家为幽州刺史,迁司隶校尉,奏免丞相匡衡。出为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永乐中由虎贲卫迁升至大理寺丞。正统间,宦官王振用事,惟他与大理寺卿薛瑄不投奔其门。会与瑄辨冤狱,益与振相抵触,下狱,贬戍大同。景泰初,为右寺丞,执法愈坚。因病归。加封大理少卿。【
【生卒】:899—971【介绍】:五代时僧。雍州人。俗姓刘。七岁出家,十八受戒于怀晖,通习经书。历游诸方,自苏州往天台、四明诸山栖息。曾与天台德韶同参法眼文益。旋住杭州水心寺,诵《法华经》无分昼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