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揭傒斯

揭傒斯

【生卒】:1274—1344

【介绍】:

元龙兴富州人,字曼硕。家贫力学,贯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钜夫、卢挚荐于朝,特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时开奎章阁,首擢授经郎,以教勋戚大臣子孙,帝恒以字呼之而不名。与《经世大典》。顺帝元统初,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士。及开经筵,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诏修辽、金、元三史,为总裁官。留宿史馆,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而卒。谥文安。傒斯平生清俭,文章严整简当,诗尤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有《揭文安公集》。


【生卒】:1274——1344

字曼硕,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人。善楷、行、草书。延祐初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升应奉翰林文字。曾上《太平政要策》,与修《经世大典》。撰《明宗神御殿碑》。修辽、金、宋三史,他为总裁官。卒。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


【生卒】:1274—1344

【介绍】:

元龙兴富州人,字曼硕。家贫力学,贯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钜夫、卢挚荐于朝,特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时开奎章阁,首擢授经郎,以教勋戚大臣子孙,帝恒以字呼之而不名。与《经世大典》。顺帝元统初,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士。及开经筵,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诏修辽、金、元三史,为总裁官。留宿史馆,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而卒。谥文安。傒斯平生清俭,文章严整简当,诗尤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有《揭文安公集》。


【生卒】:1274——1344

字曼硕,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人。善楷、行、草书。延祐初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升应奉翰林文字。曾上《太平政要策》,与修《经世大典》。撰《明宗神御殿碑》。修辽、金、宋三史,他为总裁官。卒。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


【生卒】:1274—1344

【介绍】:

元龙兴富州人,字曼硕。家贫力学,贯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钜夫、卢挚荐于朝,特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时开奎章阁,首擢授经郎,以教勋戚大臣子孙,帝恒以字呼之而不名。与《经世大典》。顺帝元统初,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士。及开经筵,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诏修辽、金、元三史,为总裁官。留宿史馆,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而卒。谥文安。傒斯平生清俭,文章严整简当,诗尤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有《揭文安公集》。


猜你喜欢

  • 李敷

    【生卒】:?—470【介绍】:北魏赵郡平棘人,字景文。李顺长子。太武帝时给事东宫,又为中散,内参机密,出入诏命。文成帝宠遇之。累迁南部尚书、中书监,领内外秘书,袭爵高平公,朝政大议,事无不关。献文帝时

  • 乌兰泰

    【生卒】:1792——1852字远芳。满洲正红旗人。初为火器营鸟枪护军,从征回疆叛乱,历护军参领至广东副都统。治军善训练,讲求火器。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奉命赴广西帮办军务,协向荣镇

  • 花英

    茂次子,果断刚毅类其父。因军功任广东都指挥使,有名声永乐中。【介绍】:明庐州府巢县人。花茂子。果毅有父风,以军功为广东都指挥使,有声永乐中。

  • 李云

    字行祖,甘陵(今山东临清)人。初举孝廉,后迁白马令。桓帝时政治黑暗,诛杀朝臣,单超等五人同时封侯,他露布上书,指斥宦官专权,因此被捕下狱。五官掾杜众上书愿与他同死,亦下狱。二人同死狱中。

  • 史浩

    【生卒】:1106—1194【介绍】:宋明州鄞县人,字直翁,号真隐居士。史诏孙。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建王赵眘立为皇太子,浩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即位,累除参知政事。曾对张浚恢复之举持异议,力主守江

  • 车若水

    【介绍】:宋台州黄岩人,字清臣,号玉峰山民。车似庆孙。尝师从陈耆卿、杜範,又为王柏弟子。贾似道聘其入史馆,不赴。工古文与诗。有《宇宙略记》、《世运录》、《道统录》、《玉峰冗稿》、《脚气集》。

  • 张俨

    【生卒】:?-266字子节,吴(今属江苏)人。博闻多识,孙皓时官至大鸿胪。宝鼎元年(266)奉使至晋,吊祭晋文帝,死于归途。【介绍】:东汉吴郡馀杭人。好学,有德行。汉末世乱,尝种瓠以售,得钱造桥,不乐

  • 商陵牧子

    【介绍】:姓或作高陵。周人。娶妻五年无子,父兄欲为改娶。妻闻之,中夜惊起,倚户悲啸。牧子闻之,怆然而悲,为作《别鹤操》,援琴鼓之,仍为夫妇。

  • 陆秀夫

    【生卒】:1238—1279【介绍】:宋楚州盐城人,字君实。理宗宝祐四年进士。李庭芝镇淮南,辟置幕中。元兵东下,扬州臣僚大多逃散,被调临安,任礼部侍郎。从益王赵昰、广王赵昺走温州,与陈宜中、张世杰在福

  • 别儿怯不花

    【生卒】:?——1350字大用,燕只吉解部人。早孤。八岁即侍明宗于藩邸。为八番宣抚司达鲁花赤时,能宣布国家恩信,使峒民感悦。至正二年(1342)为江浙行省左丞相。听闻杭城遭受火灾,随即赴镇,进行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