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炳文
【介绍】:
元襄阳人,徙沔阳。父丧,庐墓六年,时人慕之,多遣子弟从之游,乡人称易孝子。
【介绍】:
元襄阳人,徙沔阳。父丧,庐墓六年,时人慕之,多遣子弟从之游,乡人称易孝子。
【介绍】:战国初魏国人。又称杨生、杨子、杨子居。后于墨子,前于孟子。反对墨子兼爱、尚贤之说,其说主“重己”、“贵生”,不以物累形,拔一毫而利天下不为。孟子斥为异端。著述不传,散见《孟子》、《庄子》、《
字元凤,谌子。初为内待,孝文帝初,参决政事。恭谨慎密,冯太后累有赏赐。帝亲政后,卒于济州刺史任。【介绍】:北魏太原晋阳人,字元凤,王叡从子。少充内侍。时冯太后临朝,好细察,翔以恭谨慎密被知任。迁洛阳后
字始长,魏郡斥丘(今河北魏县西)人。博览经史,善天文秘术,尤明《礼》、《易》。“永嘉之乱”,避乱往幽州,投附慕容廆,深得礼遇,引为参军,预谋军国事。慕容俊称燕王,授从事中郎,出谋灭冉闵。仕前燕,累官太
【生卒】:?—1012【介绍】:辽皇族,字延宁。善调鹰隼。圣宗统和初,败宋杨业军,尽复所陷城邑。加诸卫小将军。后屡攻宋有功,拜南府宰相,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进尚父。
【介绍】:宋人。宁宗嘉泰间画院待诏。专工人物、蕃马,布景着色,可亚黄宗道。开禧三年尝为崔丽人画像。
【生卒】:1276—1336【介绍】:元温州路永嘉人,号野庵,又号蓬头。全真道士。仁宗延祐中在信州先天观旁结草庵,独居二十六年。晚年隐居武夷山。
【生卒】:?—1433【介绍】:明浙江山阴人,字升章,一作升常。永乐初由举人为溧阳教谕,升江西按察佥事,坐事降官,与修《永乐大典》。复为佥事,历山西、福建,所至以兴学为务。入为大理寺少卿。
【生卒】:?-566即陈蒨。字子华,陈武帝兄子,庙号世祖。梁末历吴兴、会稽太守,累有战功。陈朝建立,封为临川郡王。永定三年(559),武帝卒,受遗诏继位。文帝少生长于民间,知百姓疾苦,故朝廷资用,务从
字德守,次子。元和进士。大中末,由工部郎中,出为容州刺史、容管经略招讨使,后历官至检校户部尚书、昭义节度使。(190下/5063,参见《新唐书》)【介绍】:唐并州晋阳人,字德守。唐扶弟。宪宗元和十五年
【介绍】:明广平府鸡泽人,字廷器。弘治间举人。授邹县知县。义军围邹,督兵防御,力竭无援。城陷,冠带危坐,辞色慷慨不屈。义军欲杀之,县丞某求以身代,遂获释。改潞城、射洪知县,俱著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