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曹元用

曹元用

【生卒】:1268—1330

【介绍】:

元汶上人,字子贞,号超然。幼嗜学,读书常达通宵。始为镇江路学正,以阎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中书省右司掾,与元明善、张养浩号为“三俊”。英宗时,累官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铁失在上都杀英宗,其党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独不行。铁失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帝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奉旨纂集法令为《通制》,译《贞观政要》为蒙古文。凡大制诰,多出其手。卒谥文献。有《超然集》。(⊙)

曹元忠(?-967) 五代时人。曹义金子。后晋高祖天福中,为瓜州刺史。出帝开运二年,兄曹元深卒,代为沙州留后。寻为归义军节度使。宋太祖开宝初,自称敦煌王。寻又称西平王。在位二十二年,崇信佛教,广修功德,频开窟龛,广印佛像。


【生卒】:?——1329

字子贞,世居阿城,后徙汶上(今山东汶上)。初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号为三俊。延祐六年(1319)为太常礼仪院经历。后为翰林侍讲学士。预修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又奉旨纂集甲令为《通制》,译唐《贞观政要》为国语。卒。追封东平郡公,谥文献。有诗文四十卷,号《超然集》。


【生卒】:1268—1330

【介绍】:

元汶上人,字子贞,号超然。幼嗜学,读书常达通宵。始为镇江路学正,以阎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中书省右司掾,与元明善、张养浩号为“三俊”。英宗时,累官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铁失在上都杀英宗,其党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独不行。铁失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帝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奉旨纂集法令为《通制》,译《贞观政要》为蒙古文。凡大制诰,多出其手。卒谥文献。有《超然集》。(⊙)

曹元忠(?-967) 五代时人。曹义金子。后晋高祖天福中,为瓜州刺史。出帝开运二年,兄曹元深卒,代为沙州留后。寻为归义军节度使。宋太祖开宝初,自称敦煌王。寻又称西平王。在位二十二年,崇信佛教,广修功德,频开窟龛,广印佛像。


猜你喜欢

  • 朱桓

    【生卒】:177-238字休穆,吴郡吴(今属江苏)人。初为孙权府吏,后历任余姚长、荡寇校尉、裨将军。黄武元年(222)濡须之役,曾以少击众,大败魏军。官至前将军。【生卒】:177—238【介绍】:三国

  • 凌云翼

    【介绍】:明苏州府太仓人,字洋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万历初累官兵部左侍郎,提督两广军务。令总兵官胡守仁击败海上武装势力林凤部。又,镇压罗旁等地瑶、僮民众。召为南京工部尚书,改兵部,总督

  • 高铢

    釴弟。进士及第,入朝拜监察御史、给事中。以不依附李训、郑注,出为越州刺史。后召拜为吏部侍郎。(,参见《新唐书》)【介绍】:唐人,字权仲。高釴弟。宪宗元和六年进士。文宗大和五年,累迁给事中。八年,率谏官

  • 戴名世

    【生卒】:1653——1713字田有。安徽桐城人。先是课徒自给,游历各地,卖文为生。康熙四十八年会试第一,殿试一甲第二,授编修。二年后,所著《南山集》中有用明末三王年号及引用方孝标《滇黔纪闻》内容,被

  • 陈兴

    【生卒】:?——1013澶州卫南(今河南濮阳)人。开宝中,应募为卒,隶御龙右直。太宗征河东,常跟从,迁天武指挥使。咸平初,为马军都军头、领蒙州刺史。徙泾原仪渭镇戎军部署,与曹玮等击败章埋族帐,夺牛羊驼

  • 章文炳

    长泰(今属福建)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历户部郎中,迁知府。廉洁爱民。被奢崇明俘,不屈死。赠太仆少卿,再赠太常卿。【生卒】:?—1621【介绍】:明福建长泰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历户部郎中,

  • 江叔豫

    【生卒】:1186—1251【介绍】:宋福州永福人,字子顺。有文才,尤练世事。以父任入官,历宜黄尉、南海丞,累擢通判兴化军、武冈军,皆著治绩。终通判琼州,未赴任而卒。有遗稿若干卷。

  • 王安哥

    偃师(今属河南)人。从父避兵印山丁家洞。兵入,搜查得之,欲奸污。她不从,投水而死。

  • 宋大业

    【介绍】:清江苏长洲人,字念功,一作彦功,号药洲。宋德宜子。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内阁学士。工书,间亦作画。

  • 陈衍

    开封(今属河南)人。以内侍事殿廷,累官供备库使。以梁惟简荐,主管高韩王宅,领御药院、内东门司。旋以左藏库使、文州刺史出为真定路都监。为御史来之邵等所劾,贬监郴州酒税务。又编管白州,徙配朱崖。章惇为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