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宗旦
字子文,汉王元佐孙,平阳郡王允升子。初选为仁宗伴读。及即位,获超选。治平中,同知大宗正事。神宗即位,拜崇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大宗正。元丰中,封华阴郡王,加开府仪同三司,典司宗籍十六年,宗子有过,则教诲,有善则奏闻。卒,赠太尉、滕王,谥恭孝。
字子文,汉王元佐孙,平阳郡王允升子。初选为仁宗伴读。及即位,获超选。治平中,同知大宗正事。神宗即位,拜崇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大宗正。元丰中,封华阴郡王,加开府仪同三司,典司宗籍十六年,宗子有过,则教诲,有善则奏闻。卒,赠太尉、滕王,谥恭孝。
【生卒】:870-939清河(今属河北)人。出身官宦世家。有文辞,风骨清秀。少举进士,后梁贞明年间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后唐时任太常卿、户部尚书等。曾被授礼仪使,以祖讳而不受。后晋天福年间卒。【生卒
字洞天,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幼习武艺,及长好学,精于《左传》。咸平进士,为雄武军推官,忤知州马知节,罢官归乡里,专事著述。景德二年(1005),献所撰《虎钤经》二十卷,除均州参军。后召试,改乌江县
颍川(今安徽阜阳)人。善为五言诗。炀帝有所作,必先请其指点,帝改之再三,待其称好。位至著作佐郎、知起居舍人事。炀帝死,随宇文化及北上,病卒于途。(,参见《北史》)【生卒】:?—618【介绍】:隋颍川人
【生卒】:915——973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少以骁勇隶护圣军。后晋天福中,为杜重威败安重荣力战有功,擢兴顺军校。后周时,迁龙捷指挥使,改铁骑及内殿直都虞候。宋初,领贵州刺史。乾德初,迁控鹤左厢
【介绍】:辽析津人。兴宗重熙中始仕。累官南院枢密使。太康中,耶律乙辛诬陷太子,牵连无辜。仲禧受诏同鞫,无所雪正。
子玄子。博通经史,明晓天文、律历、音乐及医算。官起居郎、兼修国史。撰有《六经外传》、《续说苑》诸书。(,参见《新唐书》)【介绍】:唐徐州彭城人,字惠卿。刘知幾子。好学,博通经史,明天文、律历、音乐、医
【介绍】:宋开封酸枣人,字冲之。以父荫试秘书省校书郎。登进士第。累官殿中侍御史,尝奏疏论冗兵之弊。以弹劾梁適、刘宗孟事不实,出通判江宁府,徙知衡州。复召还台,迁右司谏,安抚河北。累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
【生卒】:?—前114军臣单于之弟,本为左谷蠡王,一作伊稚斜。军臣单于死,以兵攻破军臣子於单,自立为匈奴单于。前126年,命匈奴数万骑攻入代郡、雁门,次年,又进攻代郡、定襄、上郡,均杀掠吏民甚众。汉武
【介绍】:金雄州容城人。性安静恬退,与物无竞。宣宗兴定二年进士,官至郑州防御判官,有能声。
即中行桓子。历仕晋文公、襄公、灵公、成公、景公五君。初为晋文公御戎,在城濮大败楚军。前632年,文公建立“三行”(步兵)与狄作战,他任中行之帅。其后代因以为氏。前600年,伐陈救郑,再败楚军。前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