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武可汗太子。率回纥军队入唐助平安史之乱,收复东、西二京,因封忠义王、司空。(,参见《新唐书》217上/6115)【介绍】:唐时回纥葛勒可汗太子。肃宗至德中,可汗遣叶护将四千骑助讨安禄山,帝命广平王见
字本初,诸暨(今属浙江)人。文峻洁,有名声。居白鹿山,自号“白鹿生”。性醇笃。屡荐不仕。【介绍】:元末明初浙江诸暨人,字本初。少颖悟,为文峻洁,有声乡里。后退居白鹿山,且耕且读,啸傲自乐,自称白鹿先生
【介绍】:宋临江军清江人,字伯源。向子諲子。从胡安国、胡宏父子学,端重有父风。与朱熹、张栻等友善,往来讲学不辍。高宗绍兴初以直秘阁知永州,次年退隐。
字锡之。清后期官员。隶内务府汉军。进士,累官至乌鲁木齐都统。主张废光绪帝,与徐桐为亲近。
字仁有,安乐(今辽宁开原)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授饶州推官,升至南京御史。因上疏论杨嗣昌夺情,被戍宁波卫。福王时,起为御史,不赴。出家为僧十五年,卒。【介绍】:明乐安人,字仁有。天启五年进士。
【介绍】:东汉信都人,字伟君。初仕王莽,后举城降刘秀,为和成太守。刘秀从蓟还,失军,彤遣军迎之,自此常从征伐。光武帝即位,封灵寿侯,位至太常。
【介绍】:西汉河南新成人。所谓新成三老。高祖二年,以“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说高祖,谓项羽放杀义帝为无道,宜遍告诸侯,讨伐项羽。高祖纳之。
【介绍】:清浙江乌程人,字位三,号石斋。诸生。家贫力学,不屑于科举,潜心《周易》三十年。有《周易消息》、《虞氏易义补注》、《九家易象辨证》、《风雨楼文集》、《纪氏诗录》、《震泽镇志》等。
【介绍】:宋人。好作恶诗。仁宗时曾谒见扬州知州宋庠,宴席上吟诗不已。适见野外有牛就木磨痒,以“青牛恃力狂挨木”语坐客韩诙,诙以“妖鸟啼声不避人”讽之。圭悟其意,宴散即击诙。
正德十一年(1516)举行起义,占据浰头,称王。与横水、左溪、桶冈三寨及大帽山起义军相呼应,并与大庾、乐昌等地的起义军取得联系。次年,投降王守仁,被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