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后
【生卒】:1032—1093
【介绍】:
宋亳州蒙城人。英宗治平二年册立为皇后。元丰八年神宗死,哲宗年幼即位,乃以太皇太后名义听政。任用司马光为相,文彦博平章军国重事,以恢复祖宗法度为己任,黜退变法派人物,废除王安石新法。割地予西夏以求边境安宁。临朝九年病卒,哲宗始亲政。
【生卒】:1032—1093
【介绍】:
宋亳州蒙城人。英宗治平二年册立为皇后。元丰八年神宗死,哲宗年幼即位,乃以太皇太后名义听政。任用司马光为相,文彦博平章军国重事,以恢复祖宗法度为己任,黜退变法派人物,废除王安石新法。割地予西夏以求边境安宁。临朝九年病卒,哲宗始亲政。
【介绍】:宋婺州东阳人,字伯广。郭良臣侄。创南湖书院。
字景融,谧侄。初继谧封爵,后改封平昌王。入齐,降封爵。(21上/544)
【生卒】:?—1643【介绍】:明常州府武进人,字仲缉。天启四年举人。崇祯中,以兴宁知县征授御史。十五年巡按湖南。时张献忠连下岳州、长沙、衡阳,熙祚遣部将护吉、惠、桂三王走广西,自返永州拒守,为追兵所
字豆罗突,邕同母弟。周初封卫国公,附宇文护。武帝天和中与陈军作战兵败,免职。遂怨护,助邕杀护。求为大司马,帝未许。建德三年(574)进爵为王。同年,帝赴云阳宫,直在长安举兵攻宫城。事败,逃至荆州被擒,
【介绍】:或称善绻。传说中尧舜时武陵人。有道之士。居枉渚。尧闻其贤而师事之。尧卒,舜以天下让之,卷以为尧不教而民从,不赏而民劝,百姓安乐。今盛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调五音之声以乱民耳,大作皇韶之乐以愚
灵武(今属宁夏)人。事田弘正,为衙内都知兵马使。大和三年史宪诚被杀,得授魏博节度使。为帅十余年,大得民心。(,参见《新唐书》)【生卒】:?—840【介绍】:唐灵武人。少客魏州,委质军中,事田弘正为魏博
【介绍】:宋庆元鄞县人,字耐翁。受业于袁燮之门,性资端良,嗜书不倦。于《易经》有感于“敬义立而德不孤”之语,遂以为持身为官之道。尝历户掾、总属、知县、通判等官,皆能秉心如一,无大愧作。
【生卒】:?-226字子敕,广汉绵竹(今属四川)人。初隐居,蜀汉时出仕,历任益州从事祭酒、左中郎将、大司农等。博学多识,善论议,知名当时。曾与孙吴使者张温问答,应声而出,为温敬服。谯周曾录其言为《春秋
【介绍】:清浙江馀姚人,字证孙。黄宗羲孙。官泰安县丞。工诗。有《餐秀集》、《希夷集》、《宁野堂诗草》、《竹浦稼翁词》。
字处一,祖籍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徙居濠州。嘉定进士。留心时务,尤精于边防要害。授国子学录、通判镇江府。蒙军南下,他条具沿边事宜,遍告大臣要官。嘉熙*元年(1237),擢枢密院编修官兼权屯田郎中,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