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黄潜善

黄潜善

【生卒】:?—1130

【介绍】:

宋邵武人,字茂和。第进士。徽宗宣和初为左司郎,累擢徽猷阁待制、知河间府。高宗即位,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知枢密院事汪伯彦同主和。逐李纲、张所,杀上书言事之太学生陈东及欧阳澈。进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建炎二年冬,金兵逼扬州,潜善得淮北警报而不信;致三年初高宗仓皇南渡,为中丞张澄所劾,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旋落职,责置英州。


【生卒】:?——1130

字茂和,邵武(今属福建)人。举进士。宣和初,为左司郎。靖康初,康王开大元帅府,潜善为副元帅。高宗即位,拜中书侍郎,逐斥李纲张所,杀害上书抗金的太学生陈东欧阳澈。内侍邵成章、御史马伸先后奏劾黄潜善、汪伯彦误国罪,俱被贬黜。潜善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郓、濮相继为金兵攻陷,高宗南渡,中丞张澂奏劾,潜善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落职居衡州。郑彀又论潜善、伯彦误国罪,复贬置英州,旋卒于梅州。


【生卒】:?—1130

【介绍】:

宋邵武人,字茂和。第进士。徽宗宣和初为左司郎,累擢徽猷阁待制、知河间府。高宗即位,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知枢密院事汪伯彦同主和。逐李纲、张所,杀上书言事之太学生陈东及欧阳澈。进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建炎二年冬,金兵逼扬州,潜善得淮北警报而不信;致三年初高宗仓皇南渡,为中丞张澄所劾,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旋落职,责置英州。


【生卒】:?——1130

字茂和,邵武(今属福建)人。举进士。宣和初,为左司郎。靖康初,康王开大元帅府,潜善为副元帅。高宗即位,拜中书侍郎,逐斥李纲张所,杀害上书抗金的太学生陈东欧阳澈。内侍邵成章、御史马伸先后奏劾黄潜善、汪伯彦误国罪,俱被贬黜。潜善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郓、濮相继为金兵攻陷,高宗南渡,中丞张澂奏劾,潜善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落职居衡州。郑彀又论潜善、伯彦误国罪,复贬置英州,旋卒于梅州。


【生卒】:?—1130

【介绍】:

宋邵武人,字茂和。第进士。徽宗宣和初为左司郎,累擢徽猷阁待制、知河间府。高宗即位,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知枢密院事汪伯彦同主和。逐李纲、张所,杀上书言事之太学生陈东及欧阳澈。进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建炎二年冬,金兵逼扬州,潜善得淮北警报而不信;致三年初高宗仓皇南渡,为中丞张澄所劾,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旋落职,责置英州。


猜你喜欢

  • 徐浦

    【介绍】:明福建浦城人,字伯源,号台石。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官弋阳,知县,曾镇压叶世豪起事。擢工科给事中,累官广西佥事,致仕归。有《归闲吟稿》。

  • 王宏

    【生卒】:?—284【介绍】:西晋高平人,字正宗。王粲从孙。魏时辟公府,累迁尚书郎。入晋,为汲郡太守,耕桑树艺,躬自教示,开荒五千余顷。比年普饥,人食不足,而汲郡独无匮乏,有政声。迁卫尉、河南尹、大司

  • 郭士云

    【介绍】:清福建晋江人,又名士昙,字漳绿。康熙五十三年举人。画山水、人物俱能传神。壮岁往京师,纵游吴、越、齐、鲁间,每追忆所游处,摹写其状。绘毛羽尤细腻分明,与陈岳相仿佛。

  • 丰稷

    【生卒】:1033—1107【介绍】:宋明州鄞县人,字相之。仁宗嘉祐四年进士。为穀城令,以廉明称。历监察御史、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职。徽宗立,除御史中丞,奏劾蔡京,又乞辨宣仁后诬谤之祸。转工部尚书兼侍

  • 权怀恩

    【介绍】:唐京兆万年人。权万纪族孙。初以荫授太子洗马。高宗咸亨初,累转尚乘奉御,擢万年令。赏罚明,见恶辄斥,为政清肃。历庆、莱、卫、邢、宋五州刺史,洛州长史,所居皆以威名御下,人吏重足屏息。迁益州大都

  • 周天爵

    【生卒】:1774—1853【介绍】:清山东东阿人,字敬修。嘉庆十六年进士。道光中累擢至湖广总督。因属吏滥用非刑、诬执良民,革职。后再起用,又以滥刑等事,命休致。咸丰元年起用为广西巡抚,偕李星沅赴广西

  • 陈思道

    【介绍】:宋常州江阴人。父丧,事母兄以孝悌闻。母病,衣不解带者数月。母丧,水浆不入口七日。既葬,结庐墓侧。真宗咸平初诏旌其门。

  • 寿寂之

    【生卒】:?—471【介绍】:南朝宋吴兴人。本侍前废帝左右,湘东王刘彧与阮佃夫密结之,使杀废帝。及刘彧即位,任羽林监。历南泰山太守。多纳货贿,有一不从,便切齿痛骂,常云利刀在手,何忧不办。明帝泰始七年

  • 郭景祥

    濠(治今安徽凤阳)人。与凤阳李梦庚皆从朱元璋渡长江,掌管文书,分别担任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同调浙东分省,又同为大都督府参军。景祥正直,博学,遇事敢言,为元璋所亲信。主持修建和州城,九旬而完工。帝认为有

  • 张骞

    【生卒】:?—前114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武帝建元时任郎。前138年奉命出使大月氏,约其共同夹攻匈奴。他率百余人出陇西,经葱岭,至大宛、康居、大月支、大夏等地。至前126年归国,前后历时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