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唐诗审体》。清钱良择撰。良择字木庵,一作玉友,虞山(今江苏常熟)人。据钱氏《自序》所说,此书为其老年穷病中无事随手编选而成。全书共二十卷,前18卷为诗,分体编排,各体兼收,末2卷为赋。每体前有总
亦称“假对”。指格律诗一联上下句中处于对仗的词在意义上是不对仗的,只是在形式上借字形或字音为对。通常包括借义对和借音对两类。参见“借义对”、“借音对”。
①全部,完全。罗隐《晚眺》:“天如镜面都来静,地似人心总不平。”②算来。齐己《七十作》:“七十去百岁,都来三十春。”
五代江文蔚、高越的并称。二人同仕于南唐烈祖,俱以长于辞赋闻名江南,时人谓之“江、高”。见《十国春秋·高越传》。
【介绍】:唐禅僧。福州(今属福建)人。出家于福州大中寺。后嗣百丈怀海。归住本州古灵寺,世称古灵和尚。乾宁时尚在世。《祖堂集》、《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偈1首。
【介绍】:白居易《杭州春望》颈联。柿蒂,指绫的花纹,作者原注云:“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梨花为双关语,作者原注:“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此联写红袖飞舞织绫锦,酒旗飘动招游人的杭州
清吴兆宜笺注。兆宜,字显令,吴江(今属江苏)人,吴兆骞之弟,生活于清康熙年间,曾笺注《玉台新咏》等。《才调集笺注》,十卷。将韦縠《才调集》详细笺释。句下各有注详其出处;人下各有传,考其里居官爵。卷前存
即夏禹。岑参《石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及。”
【介绍】:唐代小说家。生卒年、籍贯不详。穆宗时人。长庆元年(821),以穆宗贪酒色,与拾遗李珏等进言谏阻。《新唐书·艺文志》杂史类著录《天宝乱离西幸记》一卷,小说家类著录《续定命录》一卷,并散佚。前书
通往郢都的路途。亦代指文坛歌场。李白《感遇四首》之四:“巫山赋彩云,郢路歌白雪。”参见“郢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