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体诗的一种。指一首诗的每一句都有双声字构成。如陆龟蒙《双声溪上思》:“溪空唯容云,木密不陨雨。迎渔隐映间,安问讴鸦橹。”
池名。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南。相传隋蜀王杨秀取土筑城,因为池,有一僧人见之叹曰:“摩诃宫毗罗。”意谓此池广大有龙,后因以为池名。杜甫有《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诗。
【生卒】:725—777【介绍】:字至之,行十四,洛阳(今属河南)人。《新唐书》有传。天宝十三载(754)以洞晓玄经科制举及第,授华阴尉。安史乱中避地江南,充浙东、江淮幕府。广德元年(763)入朝为左
阻塞。孟郊《嵩少》:“噎噻春咽喉,蜂蝶事光辉。”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后因以“元亮径”吟咏归田生活。王绩《田家三首》之二:“草生元亮径,花暗子云居。”
晋丹阳句容人,为当时著名的神仙家,著《抱朴子》一书,传说后来尸解成仙而去。后世常借以咏仙道或隐士。刘禹锡《赴和州于武昌县再遇毛仙翁十八兄因成一绝》:“武昌山下蜀江东,重向仙舟见葛洪。”
【介绍】:孟浩然作。这首五古是作者漫游东南各地时所作。诗写凌晨行舟鄱阳湖中所见庐山雄镇九江的峥嵘苍翠风貌和日出时香炉峰瀑布喷泻成虹的绚丽景象,并抒发了诗人叹行役、思归隐的情意。该诗结构紧密,曲折多变;
【生卒】:846—904【介绍】: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排行十五。刻苦为诗,早有诗名,然屡试不第。大顺二年(891)始登进士第。后还乡,为宣州节度使田頵幕吏,颇得器重
【介绍】:杜甫作。见《投简咸华两县诸子》。
【介绍】:唐代诗人、辞赋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咸通中数举进士不第,尤怨愤朝中显贵。后流寓河朔间。中和三年(883)魏博节度使乐彦祯辟为判官。四年(884)怂恿其子伏兵劫杀前宰相王铎。光启三年(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