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翁
见“商山四皓”。
见“商山四皓”。
在五言“仄(可平)仄仄平平”式、七言“平(可仄)平仄仄仄平平”式中,如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拗仄,全句变为“仄(可平)仄平仄平”或“平(可仄)平平仄平仄平”等,称为正拗句。
晋代人。自小寄养在外祖父宁氏家中,相宅者认为其外祖父家当出尊贵的外甥,后魏舒入仕,以才识出众为司马昭所赏识。见《晋书·魏舒传》。后因以称美外甥。卢纶《送从舅成都丞广归蜀》:“魏舒终有泪,还识宁家衣。”
【介绍】:一作唐禀,袁州萍乡(今属江西)人。乾宁元年(894)进士,曾任秘书省正字。《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补编·续补遗》补收3首。
本谓大腿上的肉。汉末刘备寄居荆州时曾感叹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意思是说久不骑马,大腿肉又长起来了。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阴御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后因以“髀里
唐代温庭筠、李商隐的并称。二人有交往,同工骈文,风格缛丽,齐名于晚唐,号“温、李”;又均擅长诗歌,风格藻丽,亦齐名于世,唐末皮日休《松陵集序》已有“近代称温飞卿、李义山为之最”语。后人并称“温、李”,
【介绍】:赵嘏作。见《长安晚秋》。
【介绍】:见张南史。
【介绍】:李德裕作于大中二年(848)被贬潮州司马离洛阳南行之际。盘陀岭当去嵩山不远。中岳嵩山一向令诗人心向往之,却未有机会前去登攀,如今暂且登上眼前这座小山聊以自慰,明天就要踏上漫漫谪途,忍不住上了
明邵宝撰。凡二十三卷,初刻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此书共收杜诗1413首,诗先分体,而后再以内容分类,诗体以五古、七古、歌行、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为序,而五七排律又分别附于五古、七古之后,亦有古
御史大夫的别称。高适《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遥传副丞相,昨日破西蕃。”亦省作“副相”。岑参《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上宫周太保,副相汉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