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孙光宪

孙光宪

【生卒】:895?—968

【介绍】:

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资阳西)人。《宋史》、《十国春秋》有传。唐末为陵州判官,后唐天成初,为荆南高季兴掌书记。历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入宋,授黄州刺史,为政颇有治声。光宪博通经史,尤勤学,聚书数千卷,抄写雠校,老而不废。著述甚丰,今传《北梦琐言》。能诗工词,为花间派词人,其词清丽疏朗,少脂粉气。诗多乐府民歌体,音乐性强,清新活泼,朗朗上口。《全唐诗》存诗8首、断句2联,词80首(与诗重出3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

【生卒】:?—968

【介绍】:

五代词人。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人。世务农。惟光宪自幼好学,博通经史,聚书数千卷,或自抄写,孜孜雠校,老而不废。在唐,为陵州判官。后唐明宗天成初,避地江陵。时高季兴割据荆南,署为掌书记,从此仕南平国。历事三世,累官至荆南节度副使、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因称孙少监。宋乾德元年(963),赵匡胤遣使平定湖南,假道江陵,光宪审时度势,力劝国主献土归降。有功,授黄州刺史,在郡有声。拟用为学士,未及而卒。光宪以才学自负,尝谓知己曰:“宁知获麟之笔,反为倚马之用。”好著述,有《荆台集》三十卷,《巩湖编玩》三卷,《笔佣集》三卷,《橘斋集》二卷,《蚕书》二卷,俱佚。《续通历》,因纪事失实,于北宋太平兴国初诏毁。《北梦琐言》三十卷,记述晚唐五代士大夫、文人遗闻轶事及社会风俗人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今存二十卷。雅善小词,《花间集》录其词二十五调六十一首,仅次于温庭筠。《尊前集》又收四调二十一首。凡二十九调八十四首。用调、作词数量之多,在唐五代花间词人中首屈一指。王国维辑有《孙中丞词》,收入《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光宪词取材较广,别开生面。咏史词《河传》(“太平天子”),借古讽今,意到笔随,深隐含蓄,寄意遥深。在词林中实属难得。边塞词《定西番》(“鸡禄山前”),想像塞外射猎,英英露爽。写女人相思之词则以刻画少女轻盈体态和柔情蜜意见长,名作如《浣溪沙》(“蓼岸风多”、“兰沐初休”)、《菩萨蛮》(“木棉花映”)诸阕,各呈异彩。词风清疏秀朗,气骨甚遒。其婉约精丽处,神似韦庄;沉郁处,又可与李后主比肩。《风流子》(“茅舍槿篱”),声色并茂,饶有田园生活气息,下开北宋苏、辛农村词先声。《全唐诗》又存诗八首,《全唐诗补编》补一首。事迹见《宋史·荆南世家》、《十国春秋》本传。刘尊明有文考光宪生平。

猜你喜欢

  • 感春三首

    【介绍】:韩愈作于元和十一年(816)暮春。之前记平淮西事,与当时宰相意见不合,因此而被降为太子右庶子。韩愈于诗借伤春而感怀。王元启云:“公先以论淮西事失宰相意,议者又追论公在江陵时为裴均所厚,谤议纷

  • 掀轰

    翻卷震响貌。陆龟蒙、皮日休《开元寺楼看雨联句》:“海上风雨来,掀轰杂飞电。”

  • 马嵬二首

    【介绍】:李商隐作。在唐人诸多咏马嵬之变的诗作中,李商隐的这两首诗是颇引人注意的,特别是第二首,别开生面,每一联都采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出了唐玄宗、杨贵妃主观愿望与实际遭遇的悬差,以及马嵬所发生的悲剧

  • 说唐诗·爱国情思

    陈华胜编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为李弘主编《说唐书》丛书之一。这套丛书按原诗内容分为爱国情思、咏史怀古、修身励志、交友酬唱、思亲怀乡、人世百态、山水胜迹、咏物寄寓等8种。每种12万字,各

  • 刘越石

    即刘琨。刘琨字越石。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君即刘越石,豪雄冠当时。”

  • 康翊仁

    【介绍】:唐进士,馀无考。《全唐诗》存省试诗1首。

  • 西归绝句十二首

    【介绍】:元稹于元和十年(815)由贬放之地江陵(今湖北境内)奉诏西归长安(今陕西西安)途中作。这些诗描绘了旅途乍暖还寒时节的特有景色,透露着诗人重返京城时的欣喜心情,也抒发了他对宦海浮沉的复杂感慨。

  • 荣滋

    ①草木茂盛生长。王无竞《驾幸长安奉使先往检察》:“城阙生光彩,草树含荣滋。”②指君主的恩泽。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哲兄锡茅土,圣代罗荣滋。”

  • 老莱衣

    老莱,指老莱子。老莱子以至孝闻名,行年七十,父母犹在,为使父母高兴,常自扮小儿,身着五彩衣,卧地作婴儿啼哭。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后以“老莱衣”为孝养之典。岑参《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来倾阮氏酒

  • 真成

    确实是。韩愈《过鸿沟》:“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