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崔祐甫

崔祐甫

【生卒】:721—780

【介绍】:

唐代散文家。字贻孙。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郡望博陵(治今河北安平)。崔沔子。开元末至天宝初进士及第。调寿安尉。安史乱起,举家南迁。至德元载(756)为江西采访使从事。历起居舍人及司勋、吏部员外郎。大历八年(773)为永平军行军司马,兼御史中丞。十二年(777),官中书舍人。数与宰相常袞争议不平。十四年(779),代袞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中书侍郎。为相一年,抑制宦官和藩镇,广擢人材,为世所称。建中元年(780)卒于位,谥文贞。性刚直。与独孤及、穆宁等友善。论文重视其政教作用,称赞诸葛亮《出师表》、张华《鹪鹩赋》是辅臣之文;认为屈原、宋玉“怨刺比兴之词深而失中”(《穆氏四子讲艺记》),宋齐以来作者不易论其优劣,应根据不同需要学习先秦至魏晋有关作者的文章。所作有奏、议、序、记、碑铭、祭文等。权德舆称其“作为文章,以修人纪,以达王事。……是惟无作,作则有补于时。以至于修事功,断国论,导志通理,昭明易直,施于命名为雅诰,刻于金石无愧辞。康庄逸轨,卓荦浚发”。是古文运动先驱之一。代表作《为皇甫中丞上永王谏移镇笺》、《奏猫鼠议》等为唐文较佳作品。有遗文九百二十篇,嗣子植编为《崔祐甫文集》三十卷,权德舆为作序,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四》,已散佚。《全唐文》存文十四篇,《金石论丛·续贞石证史》补一篇。事迹见唐权德舆《崔祐甫文集序》,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冰消瓦解

    比喻大势已去,一切结束。拾得《诗》之五一:“未逾七十秋,冰消瓦解去。”

  • 送唐环归敷水庄

    【介绍】:贾岛作。敷水庄,即敷水驿,在今陕西省华阴县西。诗表达对友人闲适隐居生活的羡慕之情。前三联写景,末联抒情,景中透情,情景相生。方回评曰:“八句皆好,三四尤精致。”纪昀赞“三四幽曲之至,然幽曲而

  • 徐仁嗣

    【介绍】:唐代诗人。新郑(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徐商子。咸通三年(862)进士及第。累至司封员外郎。乾符初,充翰林学士。二年(875),加司封郎中。《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

  • 软半

    犹小半。白居易《会昌元年春五绝句·题朗之槐亭》:“春风可惜无多日,家酝唯残软半瓶。”

  •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介绍】:李白作。宋本题下注云:“永王军中”。李白至德元载(756)秋隐于庐山。十二月,永王璘擅引舟师东下,途经浔阳,三次征召李白。至德二载正月,李白在永王水军幕府中,写下此诗。侍御,侍御史之省称。此

  • 赠项斯

    【介绍】:杨敬之作。此诗赞颂了项斯这位无名之士出众的人品及才华,诗人本人那种古道热肠、喜欢奖掖人才的高贵品质也于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该诗短小精悍,明白如话,率真自然,实为赠友诗中的上品。“说项”之典

  • 余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

    【介绍】:孟浩然《途中遇晴》诗句。二句写旅人眼中雨后山间地面景况,体会细致,感受真切。

  • 齐澣

    【生卒】:675—746【介绍】:唐代诗人。字洗心。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少以词学见称。圣历初,及进士第。大足元年(701),登拔萃科,授蒲州司法参军。景云二年(711),为监察御史。开元初,历司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介绍】:李绅《古风二首》(又作《悯农二首》)其一诗句。这首诗的前两句为“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和第三句“四海无闲田”一起展示出粮食的丰足,也反映出农夫的辛苦,这就使“农夫犹饿死”一句更为沉重,更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介绍】:杜甫《春望》首联。诗为杜甫陷贼长安时作。二句写长安沦陷后之荒凉残破景象,国破家亡之痛,溢于言表。赵汸曰:“国以社稷为重,今惟山河在,可见社稷几亡;城以居民人,今惟草木深,可见民人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