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张易

张易

【介绍】:

五代编纂家。字简能。魏州元城(今河北邯郸)人。生卒年不详。少读书于淄州长白山,又徙王屋及嵩山,苦学自励。南唐昇元二年(938)至南唐,授校书郎、大理评事。除上元令。元宗时,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太弟景遂召为赞善大夫。迁刑部郎中,判大理寺。显德中,出为宣歙招谕使,判宣州。后主即位,由太子左庶子迁谏议大夫,复判大理寺。改勤政殿学士,判御史台。卒,年六十一。有《唐直臣谏奏》七卷,录唐武德至宝历间君臣问对及臣下论奏鲠直者七十事;《御集谏书》八十卷,集历代君臣、父子、朋友谏诤之说。二书著录于《宋史·艺文志八》总集类,并佚。事迹见陆游《南唐书》、《十国春秋》本传。

猜你喜欢

  • 树色含残雨,河流带夕阳

    【介绍】:喻凫《岫禅师南溪兰若》诗颈联。出句勾画雨霁树色翠绿之景,生机盎然。对句亦佳,夕阳映照,河流潺湲,一派澄远景致。二句以寻常物象,寄寓诗人独特的人生感悟,堪为佳句。

  • 纪昌贯虱

    《列子·汤问》:“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馀物,皆山丘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后因以“纪昌贯虱”为称

  • 行见月

    【介绍】:王建作。诗写一羁旅行役之人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在外奔波劳苦之状和见月思家的哀伤情怀,反映了中唐以后社会动乱不定、人民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结构一气迭转,叙写愈见深透;尤其是多用反诘句法,感情强烈悲

  • 卢子善

    【介绍】:见卢延让。

  • 马植

    【生卒】:?—857【介绍】:唐代散文家。字存之。扶风(治今陕西凤翔)人。元和十四年(819)进士及第。长庆元年(821)辟泾源节度掌书记。大和二年(828)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寿州团练副使。历

  •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介绍】:杜甫《诸将五首》其五诗句。锦江,又名濯锦江,流经成都。逐,跟随。杜甫于永泰元年五月,携家离开成都,由云安而至夔州。好像成都锦江的春色亦随之而来。下句就目前而言,时值秋天,追忆往事,触景生哀。

  • 一瓢挂树

    相传许由隐居时,巢居穴处,饮食不用杯盘之器,常以手捧水喝。有人送给他一个瓢,许由每次用完都把它挂在树上,后嫌其为风吹动有声,甚为烦闹,又扔掉了它。事见汉蔡邕《琴操》卷下。后因以“一瓢挂树”咏隐居生活。

  • 李白家世之谜

    张书城著。1994年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收入24篇关于李白家世的系列论文,认为李白是西汉李广、李陵、北周李贤、隋朝李穆的后裔。是李广的二十九代孙或二十五代孙。认为“隋末多难”是隋炀帝在大业十一年诛

  • 卢弼

    【介绍】:见卢汝弼。

  • 春日京中有怀

    【介绍】:杜审言作。客居京城,置身锦绣之地,但诗人却无意赏春,所谓“愁思看春不当春”即流露此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况味,由此可知诗人内心之沉重。末二句“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