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文益

文益

【生卒】:885—958

【介绍】:

五代高僧。俗姓鲁。馀杭(今属浙江)人。七岁出家,二十岁受戒于越州开元寺。后南游闽中,参拜高僧,遂得法。晚年居金陵报恩禅院传法。中兴元年(958)卒,谥大法眼禅师。好为文笔,慕支遁、汤惠休诗体,时作偈颂真赞。《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诗补编》补十二首。事迹见《宋高僧传》卷一三。

【生卒】:885~958

【介绍】:

僧人,俗姓鲁,余杭(今属浙江)人。七岁出家,先后在越州开元寺、鄮山育王寺、漳州罗汉寺学法。晚年住金陵清凉山报恩禅院传法。为法眼宗创始人。卒谥大法眼禅师。《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存其诗1首,《全唐诗补编》补13首。

猜你喜欢

  • 白硾

    即白椎。做佛事时长老手持的白杖。亦指佛教仪式,因由长老持白硾宣示始终,故称。齐己《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 拥鼻吟

    《晋书·谢安传》:“安本能为洛下书生咏,有鼻疾,故其音浊,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或手掩鼻以效之。”后因以“拥鼻吟”指用雅音曼声吟咏。亦泛指吟咏。胡宿《忆荐福寺牡丹》:“雕盘分?何由得,空作西州拥鼻吟。”

  • 声诗

    诗体名。“声诗”之名,较早见于《礼记·乐记》:“乐师辨乎声、诗,故北面而弦。”“声”、“诗”指乐歌与辞。唐人将“声”与“诗”合为一词,指有声之诗。中唐权德舆《薛公先庙碑铭》称:“为政事,吏师于文章;为

  • 孙钟

    三国吴孙坚的祖父。相传孙钟以种瓜为业,有三个少年前去讨瓜吃,孙钟款待他们。三少年临走,自称是司命之神,并为孙钟选坟址,以保佑后代出几代天子。后孙坚子孙权果建三国吴,号称大帝。见南朝宋刘义庆《幽冥录》。

  • 黑貂裘

    战国时苏秦持人所赠宝珠、和氏璧、黄金百镒,身穿黑貂裘入秦以连横游说秦惠王,十次上书,而未被赏用,“黑貂之裘敝,黄金百金尽”,失意而还。见《战国策·秦策一》。后因以“黑貂裘”喻指怀才不遇,求仕碰壁。李白

  • 嬴氏

    指秦国或秦王朝。亦指秦始皇。贾岛《听乐山人弹易水》:“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 周繁

    【介绍】:唐代诗人。池州至德(今安徽东至)人。生卒年不详。排行二十三。周繇弟。乾符四年(877),应京兆府试,作《火中寒暑退》赋、《残月如新月》诗,与罗隐等同时中等第(一说进士及第,误)。累举进士不第

  • 钓矶

    见“钓台”。

  • 大隐

    指身居朝市而心慕幽隐的人。语出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钱起《过王舍人宅》:“大隐心何远,高风物自疏。”

  • 杜建徽

    【生卒】:863—950【介绍】:字延光,新城(今浙江富阳)人。随父归吴越,累官至宰相,封郧国公。骁勇威猛,年老尚击球骑射。曾击球于广场,兴酣,旧日所中箭镞,自臂中飞出,人皆壮之。卒谥威烈。《十国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