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沈彬

沈彬

【生卒】:862?—961?

【介绍】:

唐末五代诗人。字子文。高安(今属江西)人。昭宗光化元年(898)始应进士试,三举不中。后漫游湖湘,隐云阳山十余年,与虚中齐己唱和。约后梁初归乡里,出入玉染、閤皂二山。吴大和三年(931)李昪镇金陵,辟为校书郎(一作秘书郎),迁员外郎。与李建勋孙鲂结为诗社。吴末以吏部郎中致仕归乡。宋建隆二年(961),南唐中主迁都南昌,彬往谒,寻卒。彬有诗名,长于七律、七绝。陆游称其诗“句法清美”(《南唐书》本传)。著有《沈彬集》一卷,已散佚。《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又十一联,《全唐诗补编》补九首又六句。事迹见《江南野史》卷六、《五代史补》卷四、马令及陆游《南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七一、《唐才子传校笺》卷一〇。

【生卒】:864?—961?

【介绍】:

字子文,高安(今属江西)人。少好学读书,有能诗之誉。唐末举进士不第。时逢离乱,浪迹湖湘,隐云阳山,访名山洞府,好神仙,治方术。南唐李昪金陵,闻其名,辟为秘书郎,以吏部郎中致仕。南唐灭吴,中主李璟以旧恩见召,优礼待之。未几卒。马令、陆游《南唐书》均有传。彬有诗名,曾与诗僧虚中齐己贯休等为诗友,又与诗人韦庄杜光庭有唱和。其诗多为边塞题材及金陵杂咏,均为七言近体。陆游称其诗“句法清美”。(《南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9首,断句11联,《全唐诗补编》补诗9首又6句。

猜你喜欢

  • 阳羡山居

    韦庄有《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诗。陆谏议,吴汝煜、胡可先考证为陆翘(见《全唐诗人名考》)。据此知陆谏议山居在阳羡(今江苏宜兴境内)。

  • 李长吉评传

    王礼锡著。神州国光社1936年出版。全书分八章,约6.5万字。该书全面论述和考证李贺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活动,对长吉诗产生的社会、文学背景,长吉诗的审美特征、长吉诗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特别就

  • 金可记

    【介绍】:见金可纪。

  •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介绍】:杜甫《秋兴八首》其八诗句。二句言:香稻,乃鹦鹉啄馀之粒;碧梧,则有栖老凤凰之枝。举鹦、凤以形容稻、梧二物之美。直译为鹦鹉啄馀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错综其句式,宾语提前,不仅突出了香稻、碧梧

  • 萧萧

    ①象声词。形容水流、风雨、草木、马鸣等声。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白居易《和自劝二首》之二:“微酣静坐未能眠,风霰萧萧打窗纸。”②萧条;寂静。白居易《邓州路中作》:“萧萧谁

  • 边兵若刍狗,战骨成埃尘

    【介绍】:高适《答侯少府》诗句。刍狗,古代结草为狗,用于祭祀,祭后则弃之。后以喻轻贱无用之物。二句用触目惊心的事实,深刻揭露了边防士兵所受的非人待遇和连年边战中的惨重死亡。

  •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介绍】: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诗句。浮云喻飘泊不定,聚散无常。流水喻时光流逝,去无还期。二句暗用相传苏武、李陵河梁送别诗意,采用流水对,道尽离别情绪。

  • 青夕选唐诗

    选集。清刘云份编。云份字青夕,故以名书。共三册,其中孟郊二册,书中缝题曰“中唐诗”。曹松、张夫人、元淳、李冶、鱼玄机合一册,中缝题曰“晚唐诗”。无笺注、评点。有野香堂刊本。

  • 张玄

    【介绍】:见张立。

  • 爇薪

    《后汉书·侯瑾传》:“侯瑾字子瑜,敦煌人也。少孤贫,依宗人居。性笃学,恒佣作为资,暮还辄柴以读书。”又:《晋书·范汪传》:“汪少孤贫,六岁过江,依外家新野庾氏……及长,好学。外氏家贫,无以资给,汪乃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