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王无功文集

王无功文集

诗文集。一作王绩集、东皋子集。唐王绩撰。王绩所著诗赋、杂文共二十余卷,多散逸,挚友吕才鸠访未毕,编成五卷。中晚唐时期的写本(卷子本)题为《东皋子集》五卷(见《古逸丛书·日本国见在书目》)。自新、旧《唐志》以下,晁、陈书目,《通志》、《宋志》、《文献通考》皆有五卷本著录,或题《王绩集》,或书《东皋子集》。元、明以降,传世者多为唐陆淳节本,或经明人改编之三卷本。至清代,五卷本见于著录的仅《绛云楼书目》、《结一庐书目》二种;存世与否,鲜为人知。清人孙星衍、朱学勤、吴翌凤以及张元济、王重民、余嘉锡、万曼等人为考索五卷本的存世,在不同程度上皆提供过宝贵的线索。此本为清东武李氏(梴)研录山房校抄本,五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与《沈云卿文集》合订一册。前为吕才序(文字较三卷本序为多),次“标目”。正编每卷前皆有子目。卷一赋(九篇),卷二、三诗(一百十七首),卷四、五文(三十六篇)。又补遗文《祭杜康新庙文》一篇,诗《北山》、《过汉故城》等六首。溢出三卷本赋八篇,诗七十首,文二十四篇。卷后又重出吕才序,次陆淳序,并附录新、旧《唐书》本传、苏轼《书东皋子传》以及曹荃、黄汝亨、孙星衍三序,又有“集评”和“遗事”诸项。李氏据陆(淳)本、曹(荃)本、黄(汝亨)本、孙(星衍)本和全唐文本校勘,以朱笔出校,凡七百六十四处,堪称善本,今藏国家图书馆。又有清雍乾时大兴朱筠家藏手抄本(今藏上海图书馆)、同治陈氏晚晴轩抄本(藏国家图书馆)。一九八七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韩理洲点校《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本。

猜你喜欢

  • 路德延

    【介绍】:字昌远,魏州冠氏(今山东冠县)人。少即有才俊。因叔路岩(懿宗时宰相)之贬谪,屡试不第。光化元年(898)方进士及第。天祐中授拾遗,河中节度使朱友谦辟为掌书记,初甚重之,后因浮薄忤朱,终被朱沉

  • 前途欢不集,往事恨空来

    【介绍】:司空曙《秋思呈尹植裴说》诗句。抒写仕途失意、情怀沮丧之感。元吴师道云:“司空文明结思尤精,如‘前途欢不集,往事恨空来’,令人三叹不已。”(《吴礼部诗话》)

  • 张仲山

    【介绍】:见张嵩。

  • 郿坞

    地名。在今陕西眉县北。东汉初平中,董卓于郿地筑坞,高厚七丈,与长安城同高,又号“万岁坞”。坞内广聚珍宝,积储三十年的谷物,自谓事成可雄据天下,不成则守住郿坞足以终老。后卓被杀,郿坞被摧毁。杜甫《郑驸马

  • 紫极

    ①星名。武则天《唐享昊天乐》第二:“瞻紫极,望玄穹。”亦泛称天下仙人的居所。吴筠《游仙二十四首》之十六:“高升紫极上,宴此玄都岑”。②借指帝王的宫殿。胡元范《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之二:“紫极

  • 董狐笔

    春秋晋史官董狐秉笔直书,将晋卿赵盾弑君之事写入史策,孔子认为他书法不隐,为古之良史。见《左传·宣公二年》。后以“董狐笔”称忠于史实的史书笔法。杜甫《写怀二首》之二:“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

  • 尊前集

    总集。辑者不详。一卷。采录唐玄宗至徐昌图三十六人词二百六十首。就词注调,以调类词,盖为传唱而辑。所录词时代、地域广于《花间集》。《花间集》中作者如温庭筠、韦庄、欧阳炯等十二人词,此集亦予收录,但无一重

  • 任公

    指任公子。薛据《登秦望山》:“将寻会稽迹,从此访任公。”参见“任公子”。

  • 剑歌

    战国齐冯谖为孟尝君门客,然不得礼遇,冯谖常倚柱弹剑歌其不遇的怨愤。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以“剑歌”指壮士慷慨悲歌。李白《少年行二首》之一:“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亦用以指仕途困顿。韦庄《东游远

  • 方三拜

    指唐代方干。《唐摭言》卷一〇载,方干造访越州刺史王龟,连跪三拜,时人因称方为“方三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