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读杜卮言

读杜卮言

杜仲陵著。巴蜀书社1986年11月出版,5.3万字,为《四川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丛刊》之一。本书是对杜甫诗歌的语言研究,共分七章:《杜诗与唐代口语》、《唐诗词汇证杜》两章,是阐明杜诗的时代特征的;《杜诗的词汇》、《杜诗的双声迭韵与迭字》、《杜诗的用典使事》、《杜诗的修辞手法》四章,是阐明杜诗的个性特点的;《李白杜甫两家诗歌的语言风格比较》一章,是从李杜对比中显示杜诗语言的特点。书末附《谈谈〈琴台〉》一文。

猜你喜欢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介绍】:李绅《古风二首》其二诗句,言人们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浸透着农民的辛苦,反映出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阶级剥削的愤懑。含意深远,几近格言,向来脍炙人口。

  • 枚皋相见

    枚皋为枚乘庶子,枚乘为梁孝王文学侍从时,娶枚皋之母为妾。枚乘东归时,枚皋母与枚皋未随同归。见《汉书·枚皋传》。后因以“枚皋相见”指夫妻父子离别。杜牧《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待得枚皋相见日,自应妆镜笑

  • 石脚

    山脚。鲍溶《玉山谣奉送王隐者》:“凤凰城南玉山高,石脚耸立争雄豪。”

  • 谢亭诗

    合集。唐韩愈等撰。许孟容编。一卷。元和十年(815),户部侍郎李逊出为襄州刺史,廷臣三十余人饯送,分韵赋诗,并笔之于亭。许孟容将其编为此书,且为之序。《全唐诗》卷三四四有韩愈《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得长字

  • 襄野童

    《庄子·徐无鬼》载:黄帝出行,至于襄城之野,问路于牧马童子,又向他询问治国的道理,童子以闲游和除害马为比喻,作了回答。黄帝称其为天师。后以“襄野童”谓帝王出行且访贤。李白《上之回》:“岂问渭川老,宁邀

  • 宿永阳寄璨师

    【介绍】:韦应物作。见《宿永阳寄璨律师》。

  • 溪临修竹烟色,风落高梧雨声

    【介绍】:严维《答刘长卿蛇浦桥月下重送》诗句。修竹,挺拔之竹。二句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描写朦胧凄清的秋夜景色,烘托别离气氛和愁绪。笔法上动静结合,语言洗练流畅,风格深婉秀丽。

  • 红莲幕

    据《南史·庾杲之传》载:王俭征庾杲之为卫将军长史。时人以入俭府为莲花池,故安陆侯萧缅与俭书称美曰:“庾景行泛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后因以“红莲幕”为幕府之美称。李商隐《寄成都高苗二从事》:“红莲幕

  • 底处

    何处。杜甫《舟泛洞庭》:“云山千万叠,底处上仙槎。”

  • 鲁通甫读书记

    清鲁一同撰,书一名《评读杜心解》。该书当是撰者览读浦起龙《读杜心解》过程中,于杜诗之心得独见,于浦解之误释谬评,时有所发,随笔而记,积累成书。书前有鲁氏说明:“吾评无定则,意有所得,杂乱书之。其点化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