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五代诗人。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家贫,仕于闽,初为王仁达幕掌书记。闽王延钧擢为宣徽使,充内学士。王昶时,以便佞受亲信,迁检校太傅。有歌诗一卷,未见著录。作品已佚。事迹见《十国春
房开江、潘中心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出版,31万字。此书中的诗人,除少数生平事迹不明而又缺乏资料可考的外,均作了简要的介绍。每首诗都做了较详细的注释和说明,说明包括背景介绍、内容提要及艺术赏
【介绍】:李颀作。或谓刘十即刘迅,为刘知几第五子,行十。这是一首送别诗。该诗写刘十隐居修道、逍遥山水的隐士生活,同时劝勉刘十勿弃用世之志。全诗无一般送别诗的缠绵伤情,反而透出一种规劝的意味,希望刘十重
雕龙和谈天。比喻长于写作和辩论。战国时驺奭善于修饰文词,人称“雕龙奭”;驺衍长于宏辩,人称“谈天衍”。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骆宾王《和王记室从赵王春日游陀山寺》:“雕谈筌奥旨,妙辩漱玄津。”
羁绁,牵马的络头和缰绳。《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重耳),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后喻追随显贵之人,为自谦之词。独孤及《奉和李
①相传北魏高祖曾宴群臣于清徽堂,傍晚而兴意未阑,遂移席流化池芳林下,高祖欢情勃发,仰视桐叶咏诗曰:“其桐其椅,其实离离,恺悌君子,莫不令仪。”杜牧作《题桐叶》诗,用其典追思昔日友朋欢宴的情形,其诗曰:
①遮蔽。元稹《赛神》:“山深多掩映,仅免鲸鲵吞。”②时隐时现。白居易《夜泛阳坞入明月湾即事寄崔湖州》:“掩映橘林千点火,泓澄潭水一盆油。”③遮映衬托。冯延巳《虞美人》词:“春山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
【介绍】: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之一诗句。二句通过对冷溪空山中的悲苦泉声和枯落木叶的形象描写,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曲折含蓄地表现了作者行役边地时旅况的寒苦艰辛。
【介绍】:见郭廷谓。
①相对而坐;同坐。韩愈《和侯协律咏笋》:“对吟忘膳饮,偶坐变朝昏。”②偶尔小坐。贺知章《题袁氏别业》:“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③独自坐着。戴叔伦《客舍秋怀呈骆正字士则》:“无言堪自喻,偶坐更相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