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杜甫作。大历二年(767)杜甫已由赤甲迁居夔州郊外的瀼西,此诗即在瀼西所写。夔府,即夔州。郑监,郑审,官秘书少监。李宾客,李之芳,拜礼部尚书,改太子宾客。时二人在峡外,一在荆州,一在夷陵。这
指牵牛、织女二星。民间称为牛郎星、织女星。杜甫《天河》:“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因传说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会一次,故亦用以咏男女相思。刘复《长相思》:“河汉苍苍隔牛女,宁知一水不可渡。”
【介绍】:见喻坦之。
见“三尺②”。
【介绍】:白居易作于元和四年(809),时在长安任左拾遗充翰林学士。元和三年冬至四年春,江南久旱不雨,诗人曾上疏奏请宪宗免江淮赋、赈灾民、放宫女等,皆为皇帝采纳。于是“人心悦”,“天意从”,诏下七日,
【介绍】:殷文圭作。诗咏中秋之夜,首联言中秋云淡月明,乃团圆之夜;次联绘月色,妙不可言;三联写身在长安,故有思念故乡之情;尾联直抒胸臆。全篇以景绘情,情以景显,情景相融,意境优美,思深情长。
【介绍】:李商隐作。圣女祠或以为实指陈仓(今陕西宝鸡)的圣女神祠,或以为托喻女道士居住的道观,两说皆可。此诗采用烘托、反衬等艺术手法,营造了一个梦幻般缥缈朦胧的意境,塑造了一位沦谪不归、幽居无托的圣女
【介绍】: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卒年不详。年十余岁流岭表。睿宗景云中,特授右武卫骑曹参军。玄宗开元中,累迁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昇能文章,善草隶。《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新、旧《唐书·刘德威传》附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之四:“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后因以“元亮井”为吟咏田园生活的典故。李商隐《二月二日》:“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据晋皇甫谧《高士传·善卷》载,舜帝曾以天下让善卷,善卷认为舜“盛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调五音之声以乱民耳”,以致天下纷乱扰扰。后因以“舜衣裳”代指帝王之业。杜牧《郡斋独酌》:“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