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孟浩然作。辛谔,作者同乡友人,时隐居西山。诗记访友情事,表现了作者的闲适心情和隐逸志趣。其前半写舍舟登岸访友时所见落日清溪,鱼游水中,沙岸曲纡的幽美景色;后半赞美友人竹屿垂钓、茅斋读书的清雅
【介绍】:韩偓《避地》诗颔联。诗写动乱的社会现实和自己漂泊异乡的生活。鸟可归巢夕阳村,而人却被迫泊孤舟于远离村庄的青草岸。对比鲜明,寓无限感慨。
话本。作者佚名。见敦煌遗书S6836,原卷首残,卷末题“叶净能诗”。“诗”,或疑为“话”之讹,或以为“传”之误,或主张“诗”、“书”同义。若细读全文,通篇为散说故事,仅末段哭辞,以韵语言事,与宋元话本
指老子。白居易《海漫漫》:“何况玄元圣祖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
【介绍】:武后时人。曾任文林郎。《全唐诗补编·补逸》存残诗2句。
【介绍】:刘长卿作。见《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介绍】:王维《送别》诗句。二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语意,希望别者复来相聚,表现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指看到新奇的景象,使人大为受益。郑昌图《答楚儿》:“大开眼界莫言冤,必若遭伊也是缘。”
【介绍】:为苏州刺史韦夏卿爱姬所生,流落潭州,委身乐部,李翱怜之,择士而嫁。或谓韦应物爱姬所生,似误。《全唐诗》误收其《献李观察》诗1首,实为舒元舆作,题为《赠李翱》。
恰好是。白居易《白云期》:“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温庭筠《杨柳八首》之一:“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