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山寨
北宋南宋之际河北抗金义军根据地。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五马山(今河北赞皇境)附近农民纷纷结寨抵抗,先后推举赵邦杰、马扩为首领。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二月,又以高宗之弟信王赵榛(一说由燕人赵恭冒充)相号召。河北、河东人民纷纷响应,队伍迅速扩大至几十万人,多次打击金军。后因孤军作战,补给困难,南宋政府歧视不救,于当年秋,山寨被金军攻破,失败。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又有沙真等结寨于五马山车股寨抗金。
北宋南宋之际河北抗金义军根据地。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五马山(今河北赞皇境)附近农民纷纷结寨抵抗,先后推举赵邦杰、马扩为首领。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二月,又以高宗之弟信王赵榛(一说由燕人赵恭冒充)相号召。河北、河东人民纷纷响应,队伍迅速扩大至几十万人,多次打击金军。后因孤军作战,补给困难,南宋政府歧视不救,于当年秋,山寨被金军攻破,失败。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又有沙真等结寨于五马山车股寨抗金。
明代官署名。明初,中央政府建制承袭元朝。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辖六部,总揽全国行政,对皇帝负责,对政务有专决权。设大都督府,置大都督,节制全国军事。设御史台,职掌监察。这三个机构统称“三大府”。为加强
宋辽边界纠纷事件。庆历“增币”后,辽继续恃强争界,不断在河北、河东二边制造事端。宋之河东与辽之蔚(今河北蔚县)、应(今山西应县)、朔(今山西朔县)等州接界。宋太宗以来辽即不断越界侵耕蚕食。到神宗熙宁时
元前期江西农民起义。首领刘六十,江西赣州人。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刘六十率众万余起义,自立名号。义军进攻吉安等地,朝廷遣兵征讨,而主将为义军声势所迫,退缩不前。朝廷又遣江西行省左丞董士选前往
也叫公行、洋行、外洋行,是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广州海关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十三行之名是沿袭明代的旧称。清代严格实行闭关政策,规定对外贸易仅限于广州一口后,广州十三行业务更加发达,但并不完全固定为十三家
清初中国反抗沙俄侵略的战役。俄罗斯帝国的势力在明末清初之际开始向黑龙江流域发展,先后在黑龙江北岸外兴安岭修建雅克萨和尼布楚两城。他们无视中国的主权,绑架勒索我当地居民,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 以后
一名“俄国撤兵条约”。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沙俄除派兵参加八国联军侵略京津地区外,还出兵侵占中国东北三省。《辛丑条约》签字后,沙俄为实现其吞并东北的“黄俄罗斯计划”,抛出包括以东三省将军起代理作用
原称《中法续增条约》,1860年10月25日(咸丰十年九月十二日)法国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之后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恭亲王奕訢代表清政府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北京礼部大堂签订。共十款。除了承认中法《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为南、北两部。次年,南匈奴单于遣使至汉京师,求使者监护,愿遣侍子入朝,重修汉宣帝与呼韩邪单于和好之约。建武二十六年汉授南匈奴单于玺绶,使入居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不
宋徽宗政和时的“限田”事件。乾兴限田失败后,土地兼并和隐田逃役的现象更加严重,而宋朝限田政策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徽宗颁发《政和令格》规定:品官之家在规定的占田限额之内,可免差役。又规定,一品限占百顷,二
刘宋益州人民起义。元嘉九年(公元432年)秋,赵广领导数千农民,在五城(今四川中江)举行起义。起义群众首先攻下广汉郡(治今四川广汉北),巴西郡(治今四川绵阳东北)人唐频率众响应。两支义军联合战斗,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