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

清末袁世凯所建立的封建买办性的军事政治集团。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袁世凯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是为北洋军阀武装建立的开始。袁世凯除了聘请外国教官,以新式武器装备,用西法进行训练外,并继承和发展了曾国藩、李鸿章的湘、淮军那种“兵为将有”的半私人性,利用各种封建宗法关系, 网罗亲信,收买党羽爪牙,组织以袁世凯个人为核心的集团势力。吸收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等一百三十余人,又收用旧军军官姜桂题、张勋、倪嗣冲等,分别委以重任,依为骨干,逐渐形成了北洋军阀集团的班底。对士兵则给以厚饷,齐以军律、灌输封建忠君思想特别是绝对服从以袁世凯为领袖、长官的思想,甚至在军中使用树立对袁世凯个人崇拜的手段,以养成士兵只知有袁世凯而不知有朝廷国家的信念,甘愿为袁效忠卖命。袁世凯以这支一手培植起来的新建陆军为政治资本,通过出卖戊戌维新和镇压义和运动, 取得了清朝统治者和帝国主义的信任和赏识,地位扶摇直上。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袁被委任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后又兼任政务大臣、督办电政大臣、督办铁路大臣等各要职,成为清末权势最大的汉族官僚。随着袁世凯政治地位的提高,他所统辖的武装力量也不断扩大,以新建陆军为基础,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袁世凯着手编练北洋常备军,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为统一军制大规模编练新军,在京师设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任总理,袁世凯以直隶总督派充会办,其亲信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等均担任要职,操练兵处实权。清政府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三十六镇,袁世凯利用主持练兵处之便,首先积极扩充个人势力,至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已编练成北洋陆军六镇,成为全国实力最强的军阀武装,属下重要官员和统兵将领皆为袁所拔识的亲信党羽,一个以袁世凯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已颇具规模。从新建陆军开始,这些军队就归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节制,以后袁又升任此职、故称该集团为北洋军阀。袁世凯势力的急剧膨胀,引起清朝满族亲贵的疑忌,1908年11月间(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死去,宣统继位,载沣摄政,袁世凯被解职, “回籍养疴”三年。袁世凯虽去位,但羽翼已成,北洋军阀仍唯袁命是听,而且朝中遍布耳目,时刻注视着政局变化,伺机东山再起。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只得依靠北洋军对付革命,袁世凯则乘机要挟,迫使清政府向他交出军政大权;同时又依恃北洋兵力,对革命党人软硬兼施,迫使革命方面妥协让步。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阴谋得逞,窃夺了革命果实,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开始了北洋军阀对全国的反动统治。袁世凯上台后,立即着手建立独裁统治,并妄图黄袍加身帝制自为,开创袁氏中华帝国。复辟活动引起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和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以“护国战争”为中心的全国性的反袁斗争埋葬了“洪宪”帝制,1916年6月袁世凯死去,此后,北洋军阀开始分裂为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和崛起于东三省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三大派系。另外,还有一些从属于北洋集团的较小的军阀。各派军阀分别在不同的帝国主义和各地买办豪绅势力的支持下,割据称雄,争战不已,政局动荡,内阁频繁更迭,成为“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皖、直、奉三大派系军阀轮流控制北京政权, 号令全国,对内残酷地剥削压迫人民群众,实行反动的独裁专制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大批出卖国家主权,暴虐和卖国程度较之袁世凯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随着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发展,1921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坚强正确的领导力量,反对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斗争进入了新的阶段。1924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打垮了北洋军阀的主要力量。1928年,奉系被迫退回关外,存在了十六年的北洋军阀统治遂告结束。

猜你喜欢

  • 算赋

    汉代的一种人口税。《汉书·高帝纪》:“(四年)八月,初为算赋”。史载,民众从十五岁到五十六岁,每年出赋钱一百二十文,称为一算,充当制造兵器和车马的用费。汉律规定商人和奴婢也要出算赋,其数额比常人多一倍

  • 乙未广州之役

    兴中会发动的第一次反清起义。1895年2月(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孙中山立兴中会总部于香港,并与陆皓东、杨衢云等人策划于10月26日即九月九日重阳节在广州发动起义,旗帜是青天白日旗,以“除暴安良”为口号,

  • 黄花岗起义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亦称辛亥广州起义或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自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萍浏醴之役以来,同盟会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均遭失败,人力物力受到很大损失,致使部分会员情绪低落,信心不足

  • 楼船

    本指有楼的大船,古代多用于作战。西汉时根据地方特点训练各个兵种,江淮以南各郡训练水军,称为“楼船”。

  • 建康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完颜宗弼(兀术)分兵大举南下攻宋,两淮州县纷纷为其占据。宋宰相兼江淮宣抚使杜充统重兵屯驻建康府(今江苏南京),而整日闭门不出,荒于备战。十一月,金军由马家

  •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65年(同治四年)阿古柏入侵新疆后,沙俄又乘机于1871年(同治十年)侵占伊犁,加紧与英国争夺新疆地区。与此同时,中国东南、南部和西南边疆也面临侵略威胁,边疆危机全面发生。李鸿章等人主张筹办东南“

  • 鲁三分公室

    春秋中期鲁国的军制改革。鲁国原有上、下二军,皆属于公室,称“公乘”。鲁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 由执政季武子建议,鲁国设立三军(增设中军),将原属公室的公乘,改由鲁国三家贵族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

  • 陈宣帝北伐

    陈宣帝收复淮南的军事行动。陈宣帝继位后,北周遣使约请共同伐齐,陈宣帝遂于太建五年(公元573年),以大将吴明彻为北讨都督,率十万大军北伐。吴明彻先后攻占吕梁(今江苏徐州南)和寿阳(今安徽寿县)两个军事

  • 龙门石窟

    我国著名石窟。亦称伊阙石窟。分布于河南洛阳城南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前后,延续至唐代,历时四百余年。现存石窟一千三百五十二,龛七百八十五,造像九万七千余尊

  • 湖北枪炮厂

    清末官办新式军用企业。1888年(光绪十四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筹设枪炮厂,从德国订购全部机器。次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1890年(光绪十六年)遂将筹建中的广州枪炮厂迁至汉阳,增购机器,于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