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各省都督代表会议

各省都督代表会议

辛亥革命时期独立各省筹建中央政府的临时机构。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纷纷响应,短期内已有不少省区脱离清政府而宣布独立。11月9日(九月十九日)和11日(九月二十一日)武昌和上海两地分别发出通电,邀请独立各省派代表开会筹建中央政府,出现了两个倡议中心。到上海的各省代表把会议定名为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也有一些省份的代表到达武昌,武昌方面以首义资格派人赴沪力争,聚集上海的各省代表改赴武昌开会,但决定每省留沪一人以“联络声气”。11月30日(十月十日)湘、鄂、闽、浙、苏、皖、桂、直、鲁、豫、川等十一省代表在汉口英租界开会,举湖南代表谭人凤为议长,主要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停战议和等项决议。12月2日(十月十二日)南京光复,会议议决临时政府设于南京,各省代表又改赴南京开会组织政府。参加武汉会议的代表和留沪代表于12月12日(十月二十二日)齐集南京召开全体会议,选出浙江代表汤尔和为议长,广东代表王宠惠为副议长,准备选举临时大总统。到12月下旬(十一月上旬)先后到达南京与会的已有苏、浙、鄂、湘、桂、皖、粤、晋、闽、直、鲁、豫、川、奉、滇、赣、陕等十七省代表共四十四人。12月25日(十一月六日)孙中山返国抵达上海。12月29日(十一月十日)各省都督代表会议召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以后又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并通过了孙中山提出的国务员名单,组成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代表会议致电各省都督府请派代表组成临时参议院为立法机关。及至临时参议院正式开会后,各省都督代表会议的历史任务遂告完成而不复存在。

猜你喜欢

  • 西辽

    辽亡后契丹贵族在今新疆、中亚一带所建政权。保大四年(公元1124年)七月,辽皇族耶律大石乘天祚帝逃亡在外, 自立为王,率兵西迁。公元1131年在叶密里(今新疆塔城附近)称天祐皇帝,又号古儿汗(或译葛尔

  • 二王八司马改革

    见“永贞革新”。

  • 罗布藏丹津叛乱

    雍正(公元1723年——1735年)年间青海地区的叛乱。十七世纪移住青海的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在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被噶尔丹征服。清军战败噶尔丹后,和硕特部酋长达什巴图尔降清,被封为亲王。达什

  • 大东沟海战

    又名“黄海海战”,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海战。1894年9月16日(光绪二十年八月十七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护送运兵船抵鸭绿江口大东沟,第二天上午,正待返航,突遇日本海军中将伊东祐亨所率舰队寻

  • 天圣诏书

    北宋仁宗时规定佃客身份地位的一项诏令。仁宗即位后,鉴于佃客身份低下,许多佃客被强行编入税户,影响农业发展以及国家正常的财政收入和社会安定,而南方诸路尤甚。故于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十一月,诏令江淮

  • 鄢陵之战

    春秋时期晋楚之间的一场战争。公元前579年,宋国华元约合晋楚二国弭兵结盟,事后两国都无诚意遵守盟约,仍然为争夺势力范围明争暗斗。公元前576年,楚进兵郑、卫,郑背晋与楚结盟。晋怒而伐郑,楚恭王亲自领兵

  •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时王安石等主持的政治改革。又称熙宁变法、熙宁新政。北宋中叶,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破产。外部又有辽、西夏勒索岁币和军事威胁,造成各种社会矛盾加剧,积贫积弱局面日益严重,宋王朝统治危机加深。仁宗庆

  • 靖康之变

    金灭北宋的历史事件。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军逼近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徽宗禅位于太子赵桓(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金帅完颜宗望(斡离不)率军再逼汴京,钦宗遣使屈膝求和, 金遂

  • 南京临时政府

    辛亥革命时期在南京建立的临时中央政权。武昌起义成功,各地纷纷响应,短期内已有很多省区脱离清政府而宣告独立。1911年11月(九月)首义的湖北和上海地区同时发起筹组中央政权的倡议。经过争议,11月30日

  • 宋教仁之死

    亦称宋教仁案或简称宋案。宋教仁字遯初,又作钝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同盟会的重要成员。中华民国成立后,热衷于资产阶级议会政治,主张扩大同盟会,争取国会多数席位,组织政党内阁。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