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收回利权运动

收回利权运动

清末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掠夺路矿权利的爱国运动。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进一步在中国掠夺铁路修筑权和矿产资源,各阶层人民掀起反对帝国主义“经济的瓜分”的收回利权运动。1904年(光绪三十年)粤汉铁路经过的湘、鄂、粤三省人民要求废除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出卖粤汉路权的合同,收回自办。次年美国被迫应允废约赎路,由三省各自筹款分段修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广东人民争废广九路约;四川、云南、吉林等地人民先后成立保路会要求自办铁路;山东、河北、江苏等省人民也发动了从英、德两国手中收回津镇路权的斗争。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江苏、浙江人民为收回苏杭甬铁路,同英国侵略者和卖国的清政府展开斗争,反对“借款筑路”,组织国民拒款会,拒借英款,坚持商办。各地收回路权斗争延续数年,最后由于清政府宣布实际上是向帝国主义出卖路权的“铁路国有政策”,引起更大规模的保路运动,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与此同时,各地也普遍开展了反对帝国主义掠夺矿产资源、收回矿权的斗争。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山西绅商成立保晋矿务公司,收回英商福公司霸占的煤矿;黑龙江省收回拉林河金矿。次年,奉天省(今辽宁省)收回锦西暖池塘煤矿;山东收回峄县煤矿。随后,四川集资组织江合公司,收回江北厅煤矿;安徽收回铜官山煤矿;湖南收回醴陵锑矿;云南收回七府锡矿等。收回利权运动是二十世纪初年反对帝国主义掠夺和清朝统治者拍卖国家主权的群众运动,资产阶级参加并掌握了运动的领导权。收回利权运动对于维护国家主权、抵制外国侵略、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 沙俄侵占帕米尔

    帕米尔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位于新疆西南部,号称“世界屋脊”。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沙俄派兵侵占了我国帕米尔地区的北部边沿。1883年6——10月(光绪九年五月至九月),沙俄利用中俄《改订条约》中的规定

  • 范汝为起义

    南宋初福建路爆发的一次农民起义。又称建州起义。苗傅、刘正彦政变之军退奔建州(今福建建瓯)后,官军追击。当地人民备受政变军队及官军骚扰。复逢灾荒,大批农民流亡,无以为生。南宋政府又加紧搜刮劫掠。建炎四年

  • 五斗米道

    早期道教中的一派。又称米道、鬼道、天师道。东汉顺帝时,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在四川鹤鸣山(一作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境内)创立。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五斗米道、又因道徒尊张陵为天师(一说张陵自称天师

  • 五单于争立

    匈奴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单于系匈奴君长的称号。经过长期与汉的战争,匈奴势力日益削弱。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十余万汉军分道出塞击匈奴,丁零、乌桓、乌孙乘机从北、东、西面夹击匈奴。匈奴陷

  • 福州口日本专用租界条款

    1899年4月28日(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十九日)日本强迫清政府在福州签订,共十二款,附有《另约章程》五款,具体规定了福州日本租界诸事宜。《福州口日本专用租界条款》是继前一年日本强迫清政府承认福建省为其势

  • 南京条约

    即中英《江宁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

  • 黄门省

    官署名。即门下省。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改称黄门省,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复旧称。参见“门下省”。

  • 中法和议草约

    见“中法停战条件”。

  • 匈奴的分裂

    两汉时匈奴因统治集团内争曾两次分裂。汉宣帝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五单于争立,是为匈奴第一次分裂(参见“五单于争立”)。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匈奴因连年旱蝗,赤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

  • 河间之战

    隋末河北义军战胜隋官军的著名战役。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隋炀帝派右御卫大将军、涿郡留守薛世雄率精兵三万南讨李密,并授权镇压沿路农民军。薛军行至河间(今河北河间)城南,驻扎于七里井,拟进攻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