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晋作爱田

晋作爱田

春秋时期晋国实行的一种田制。韩原之战后,晋惠公被俘虏至秦。不久,秦穆公许晋讲和。晋惠公为谋求国人的拥戴,遂派人回国,以国君的名义赏给国人田地,名之曰“作爰田” (爰或作辕,又作��)。关于爰田的性质,或解为出车赋之田,或说分公田之税改作赏赐之用,或说赏众人以田,改易其疆界。目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以爰田为一种可以改易其所有者之田。

猜你喜欢

  • 包衣

    满语,意为家内奴隶。满语称奴隶为“阿哈”,家内奴隶称“包衣阿哈”,简称“包衣”。清入关前,凡所获各部落俘虏均编为包衣,分属八旗,属上三旗者,隶内务府,充骁骑、护军、前锋等营兵卒。属下五旗者,分隶王府,

  • 康泰、朱应出使林邑、扶南

    东吴孙权黄武五年至黄龙三年(公元226年—231年),交州刺史吕岱派遣中郎康泰、宣化从事朱应出使林邑(今越南南部)、扶南(今柬埔寨)等国。康泰、朱应归国以后,分别著有《吴时外国传》和《扶南异物志》等书

  • 西方传教士来华

    西欧的殖民主义者利用宗教作为侵略中国的重要工具。天主教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政治活动。继利玛窦(意大利人)之后,汤若望(日耳曼人)、南怀仁(比利时人)等陆续来华。他们曾经带来一些科学知识,如明末汤若

  • 昭王求贤

    战国时燕昭王寻求贤才致燕富强的故事。公元前314年齐宣王乘燕国内乱之机,攻破燕国,但在燕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下,齐军被迫撤走。赵武灵王闻听燕国内乱,乃召流亡在韩的燕王哙的庶子职,派人护送回燕。周赧王四年(

  • 十二监、四司、八局

    明代宦官机构,总称二十四衙门,各设提督太监、掌印太监统辖,人数总计在十万以上。十二监包括司礼监,掌礼仪刑名及内外章奏等; 内官监,掌营造宫室、陵墓以及铜锡妆奁、器用、冰窖诸事;御用监,掌御前所用诸器以

  • 秦仲伐戎

    秦国先公讨伐西戎的战争。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周厉王无道,西戎反叛周王室,灭掉居于犬丘的秦的另一支系大骆之族。周宣王即位后,任命非子曾孙秦仲为大夫,讨伐西戎。秦仲伐西戎失败,反为西戎所杀。宣王复命秦

  • 棒胡起义

    元末河南农民起义。首领棒胡,河南陈州(今河南淮阳)人,原名闰儿,因善使棒,故以棒胡称。棒胡以宗教形式为掩护进行活动,自称李老君太子,烧香聚众。顺帝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二月起义于汝宁信阳州(治今河

  • 沙苑之战

    东、西魏间进行的一次著名战役。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7年)八月,丞相宇文泰率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等十二将,统兵近万人,攻克东魏之恒农郡(今河南三门峡市),擒其刺史李徽伯,俘其战士八千。东魏丞相高欢

  • 工部

    官署名。汉代置民曹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等事。西晋以后置田曹掌屯田,置起部掌工程,置水部掌航运及水利。隋唐置工部,为六部之一。工部总前朝田曹、起部、水部之职,掌全国各项工程、屯田、水利、山泽、交通之政务

  •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

    1853年9月7日(咸丰三年八月初五日)刘丽川领导的小刀会起义军攻占上海县城。英、法、美三国驻沪领事趁机擅改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所订的《上海租地章程》,拟订出《上海英法美租地章程》,规定租界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