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泾原之变

泾原之变

泾原镇(治今甘肃泾川)兵哗变,洗劫长安(今陕西西安)事件。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德宗调集关内诸镇兵赴襄城讨李希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奉命率镇兵五千前往。十月,途经长安,天气寒冷,军士冒雨,颇多辛苦,朝廷毫无赏赐,引起众怒,乃攻长安,斩关而入,姚令言力劝而不能止。乱兵攻入朝廷,大肆抢掠。德宗仓惶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曾任泾原节度使,有恩于泾原兵,因其弟朱滔反于河北,此时正在长安受软禁。姚令言等乃迎朱泚进宫以图大事。朱泚经过一番策划,在宣政殿自称大秦皇帝,改元应天。以姚令言为侍中、关内元帅,源休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度支,共掌朝政。立朱滔为皇太弟。杀郡王、王子、王孙凡七十七人。又命姚令言率兵攻奉天。浑瑊苦战却敌。李怀光、李晟奉德宗之命率兵救奉天,破朱泚兵,叛军遂退归长安。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朱泚改秦为汉,称汉元天皇。李怀光因与德宗发生矛盾,联合朱泚反唐,德宗被迫逃梁州(今陕西汉中)。叛军势力又增。后,李晟、浑瑊率唐军收复奉天、长安,朱泚逃亡,被杀。泾原兵变乃平。

猜你喜欢

  • 皂角林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九月,金帝完颜亮发兵大举攻宋,宋朝两淮之地很快失守。宋将刘锜用舟船渡真(今江苏仪征)、扬(今江苏扬州)二州之民过江避敌。以兵屯瓜洲(今江苏扬州市南)。

  • 隋灭后梁

    后梁是南北朝时期肖氏建立的政权,都江陵(今湖北江陵),据有江陵附近数县,为西魏、北周附庸。其国虽弱小,但控长江中游,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隋朝建立后,杨坚励精图治,力图统一全国。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八

  • 方腊起义

    北宋末年两浙地区爆发的农民起义。徽宗时,统治阶级奢靡无度,横征暴敛,加以辽、夏岁币贡输及“花石纲”的骚扰,致使江浙劳动人民生活陷入绝境。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方腊(又名方十三)遂利用秘密流行于当地的

  • 中法天津条约

    原称《和约章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27日(咸丰八年五月十七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共四十二款,附约六款。其主要内容是:公

  • 钟人杰起义

    清道光年间湖北崇阳农民起义。1842年初(道光二十一年底),湖北崇阳人钟人杰因领导矿工争取采煤权利,遭受崇阳知县通缉,遂与陈宝铭、汪敦族等人组织天地会众二、三千人发动起义。1842年2月2日(道光二十

  • 定海、镇海之战

    鸦片战争中的一次战役。1841年9月26日(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二日)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率军进犯定海。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率五千士兵英勇抵抗,英舰二十九艘围攻六昼夜,清军浴血苦战,三总兵先后壮烈牺

  • 北南大王院

    辽北面朝官机构之一。原为契丹迭刺部夷离堇。天赞元年(公元922年),太祖以迭刺部势强难制而析为北院、南院,分置夷离堇。太宗时升北、南院夷离堇为王,因设北大王院和南大王院,分置大王、知大王事及都统军司、

  • 张昌起义

    西晋荆州蛮汉各族人民起义。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江夏郡(治今湖北云梦)夏收在望,地方官吏迫害前来就食的流民,义阳(今河南新野南)蛮族人张昌遂率领民众在安陆县石岩山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打败太守弓钦的

  • 刘裕北伐

    东晋收复北方失地的军事行动。东晋末期,刘裕执掌朝政,为缓和矛盾,抬高个人声望,刘裕遂于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四月,率军北伐南燕。六月,攻占燕都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大城,燕主慕容超兵败, 退守小城,

  • 刘晏理财

    唐肃宗、代宗之时,刘晏曾任多职,理财达二十年。在此其间,刘晏力主改革,建树颇多。他在物资转运中以雇佣劳动替代强迫劳役,改陆运为水运。分段运送,每岁运米数十万石以济关中。又放弃官产官销的盐法,改行自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