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绿营兵

绿营兵

清代军队的一种。清军入关后收编的明朝降军和各省改编的队伍,用绿色军旗,故称绿旗兵或绿营兵。在京者为巡捕营,隶属步军统领;在各省者有督标,统于总督;有抚标,统于巡抚;有提标,统于提督;有镇标,统于总兵;有军标,统于将军;有河标,统于河道总督;有漕标,统于漕运总督;而总隶于兵部。标下设协,由副将统领。协下设营,由参将、游击、都司、守备统领。营下设汛,由千总、把总分别统领。清中叶以前,绿旗兵与八旗兵同为经制之兵,颇称精锐,其后承平日久,营务废弛。太平军兴,绿营兵屡战屡败,于是奉令裁汰,改编为巡防营。

猜你喜欢

  • 金花银

    明代中期将田赋折成银两征收。明代以前,白银已经当作货币使用,但不占优势。主要的流通手段,仍然是铜钱。后随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下,赋税逐渐采取折纳白银的办法。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

  • 浙江金钱会起义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浙江金钱会众的反清斗争。金钱会属于天地会的一个支派,是清代民间的秘密结社。1858年9月(咸丰八年八月)平阳人赵起邀集周荣、缪元、朱秀三等人在平阳钱仓金溪山北山庙结盟,以刻有“金钱义记

  • 内三院

    清天聪十年(公元1636年)在文馆基础上,仿照明制设置的文翰顾问机构。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各设大学士一人,下属有学士、主事等官。内国史院掌管编纂史书,撰拟表章;内秘书院掌管起草外交文书和撰

  • 榆园人民抗清斗争

    清军入关之初鲁西曹州榆园人民的反抗斗争。首领有任七、张七等。农民军以濮州、范县为根据地,活动于朝城、观城、郓城、城武等县,凡数百里,众号百万。利用榆林作掩护,并掘地道,不时出入,屡败官军。顺治五年(公

  • 海军部

    清末官署名。1885年(光绪十一年)设海军衙门,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覆没,次年裁撤海军衙门。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又设海军处,由陆军部兼管。1909年(宣统元年)海军处由陆军部分出,改为“筹办海

  • 蕃学

    ①宋代专供国内少数民族贵族子弟及外国商人子弟入学学习的学校。神宗时曾于熙(今甘肃临洮)、河(今甘肃临夏东北)二州设蕃学,招收蕃部首领及蕃官子弟入学。徽宗时又在陕西行用蕃字地区置蕃学。选通蕃语、识文字者

  • 争国本

    明神宗时因立太子问题引起的争论。明神宗皇后无子,王恭妃生子常洛,郑贵妃生子常洵,常洛为长。神宗宠爱郑贵妃,意立常洵,乃以“数年后皇后无出,再行册立”为由,迁延不立太子。许多大臣为维护传统的封建继承制,

  • 延祐经理

    元仁宗延祐年间(公元1314年—1320年)政府在江南地区对田亩的查核与对租税钱粮的理算。当时,江南地主豪强、寺观僧道以及蒙古贵族,采用种种手段,大量隐瞒田产,逃避赋税,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延

  • 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

    见“中俄密约”。

  • 惠州七女湖起义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春,孙中山到河内设立筹划起义的总机关,就近策动两广的革命活动,拟先据两广, 进取长江,然后北伐推翻清廷。孙中山派邓子瑜负责在惠州发动起义,原定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