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大通宝
元代铜钱名。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开始铸造发行,一文当至大银钞一厘。同时,铸大元通宝,一文当至大通宝十文,两种铜钱与前此所印行的中统钞、至元钞,至大银钞以及前代铜钱一同使用。至大四年,仁宗即位,以新旧钞币倍数悬殊,轻重失宜;铜钱鼓铸弗给,且钱钞并用,弊病其多,遂诏令废止铜钱与至大银钞,仍行用中统、至元二钞。
元代铜钱名。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开始铸造发行,一文当至大银钞一厘。同时,铸大元通宝,一文当至大通宝十文,两种铜钱与前此所印行的中统钞、至元钞,至大银钞以及前代铜钱一同使用。至大四年,仁宗即位,以新旧钞币倍数悬殊,轻重失宜;铜钱鼓铸弗给,且钱钞并用,弊病其多,遂诏令废止铜钱与至大银钞,仍行用中统、至元二钞。
秦汉时期中央政府设置的高级官僚机构。据说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朝建立后,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丞相为百官之长, 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汉初改为相国,西汉末年又改称大司徒。太尉为全国
三国之一。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子丕袭爵为丞相、魏王。同年十月,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改元黄初,国号魏,都洛阳。曹丕即魏文帝。曹魏疆域包括今淮河流域以北的中原地区和秦岭以北的关中、
西周和春秋时期一种体现社会阶级对立的制度。国和野分别指国都和国都四郊以外的地区。国都及其近郊地区的居民称作“国人”,在“野”的农业生产者则称为“野人”。一般认为,国人是各级贵族及其疏远的宗族成员,也包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钦廉防城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派黄明堂为镇南关(今广西友谊关)都督,与王和顺、关人甫等到广西边境活动,准备发动起义。12月2日(十月二十七日)黄明堂率乡
北魏末年高欢与尔朱氏联军的一次大战。河北起义失败后,二十余万六镇兵民被迁至山西,他们武装反抗二十六次,均遭失败。时,晋州(今山西临汾东北)刺史高欢,向掌握朝政的尔朱兆建议,实行安抚政策。尔朱兆便令高欢
鸦片战争中浙江沿海人民的抗英斗争。“黑水党”是1840年(道光二十年)夏,英军占领定海等地后,浙江沿海人民自发的武装抗英组织。1841年10月1日(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定海第二次失陷,黑水党首领徐
成吉思汗时期创制的一种蒙古文字。成吉思汗前,蒙古原无文字,习以刻木或结草纪事。公元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后,令被俘的乃蛮掌印官畏兀人塔塔统阿以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教授蒙古贵族子弟。畏兀字即古回鹘
清乾隆(公元1736年—1795年)年间山东人民起义。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山东清水教(白莲教的一支)首领王伦提出反对官府“额外加征”的口号,领导寿张农民举行起义。起义军攻下寿张,又攻占了堂
见“中英烟台条约”。
元代纸币名。简称至元宝钞、至元钞。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开始印行。面值自二贯至五文凡十一等,与前此发行的中统元宝交钞并行,一贯当中统钞五贯,二贯当白银一两,二十贯当赤金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