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万泉县志

万泉县志

①八卷。清瞿亮邦纂修。瞿亮邦字敬六,江苏常熟县人,出身例贡,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万泉知县,四十七年(1708)升任中书科中书。考万泉县志,始修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知县符嘉训,续修于顺治十七年(1660)知县郑章。此志亮邦仕万泉时奉檄重修,延邑人范韩度、贾尔著、张星煜等分纂,亮邦总集成编。《万泉县志》康熙四十七年(1708)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图、星野、疆域、山川、建置、沿革;卷二城池、公署、学校、祠祀;卷三贡赋、盐法、兵防;卷四职官;卷五名宦、选举;卷六人物、孝义、节烈、流寓、仙释;卷七风俗、古迹、陵墓、寺观、祥异,卷八艺文。此编亦在参订旧本,增续补遗,各科载述,尚称粗备,唯贡赋一类极为详细,并将原志贡赋附于后。这是由于明季兵荒叠告,万泉邑的人口、田土、赋税,变迁特大,亮邦对此深有感触,故详加叙述。②八卷。清毕宿焘修,张史笔纂。毕宿焘字溥幼,山东文登县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敕授文林郎,乾隆十八年(1753)任万泉县知县。在任五年,升泽州府同知。张史笔,邑人,拣选知县。此书修于乾隆十九年(1754),时以簿书冗烦而中辍。至二十三年(1758),复将旧稿增修参订,始克告成。《万泉县志》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此志基本上承袭旧志,仅在选举、孝义、节烈、艺文、职官、祥异诸类有所增补,分卷设目,亦同旧志。③八卷,首一卷,末一卷。何桑修,冯文瑞纂。何桑,湖南长沙人,民国三年(1914)任万泉知县。冯文瑞,邑人,曾任太谷县训导,稷山县知事。考邑志自乾隆十九年(1754)毕宿寿补葺,迄今百余年,未有续本。光绪七年(1881),知县劳文庆虽曾一度编修,忽奉令调往太平县。未克告成,稿亦残灭。其后编者,均旋作旋辍,终不能脱稿。直至民国三年(1914),何桑掌万泉时,始与诸绅合议筹办,新志乃成。又至民国七年(1918),知县程瑶阶始行付梓。《万泉县志》民国七年刻本。此志以舆地、政治、人物、艺文四纲领之,科目得当,眉目清楚,可称善本。其特点在于“详动植于物产,以化故智而期改良”。对本县七十余种物产的品类、特性、生产以至防治病虫害,都详加载录,如写本县特产“柿”:“柿,分数种,俱以羊枣树接之。日小柿、板柿、牛心柿、珠柿……”。极详细记述植物、动物,在旧志中实属少见。

猜你喜欢

  • 古韵异同摘要

    一卷。清程际盛撰。际盛生平见“续方言补正”。是书抄取《广韵》、《礼部韵略》、《韵会举要》、《洪武正韵》诸书韵部,考证其通用独用。夏竦《古文四声韵》、颜元孙《干禄字书》、魏了翁《唐韵目》、周公谨《云烟过

  • 书帷别记

    四卷。明王樵(详见《周易私录》)撰。《书帷别记》为科举而作,故较浅近简明,有别于其所著另书《尚书日记》,故称“别记”。据清朱彝尊《经义考》,书前原有万历二十年(1584)所作自序,今本已佚该序。有明万

  • 脉学归源

    五卷。清姚克谐(生卒年不详)撰。姚克谐字海,四川人。中年游宦西江,体弱多疾,得友人授以方书《脉诀》,于是开始研究切脉,后将研究心得撰为此书。书中汇集前人论脉之说,经络脏腑,悉依古法。论说脉象,罗列后人

  • 洱海丛谈

    一卷。同揆撰。同撰为云南大理府文珠寺僧,称轮庵道人。同揆俗姓文氏,名果,字园公。长洲人。少为诸生,善诗文、笔札,工书画。康熙二十年(1681)同揆随军至大理。康熙二十五年(1686)冬,离云南返回长洲

  • 晏子春秋平议

    一卷。清俞樾(详见《群经平议》)撰。此篇摘录《晏子春秋》中的疑难文句,逐句加以按语,正句读、审字义、校误文、疏通古字通假,多有发明。此篇为俞氏所撰《诸子平议》之第二种,有同治十年(1871年)刊《春在

  • 国史唯疑

    十二卷。明黄景昉(生卒年不详)撰。黄景昉,字太昉,号东崖,晋江人。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由庶吉士历官庶子、直日讲,掌翰林院。崇祯朝任大学士,后罢官。唐王时起原官,不久即离去,国变后十数年而卒。生

  • 官职训

    三国吴韦昭撰。是书已佚,清毕沅辑得三条,附于《释名补遗》内。参见“辨释名”。

  • 答策秘诀

    一卷。旧本首题建安刘锦文叔简辑。末有跋语,题“至正己丑建安日新堂志”。跋中又称“不知作于何人,相传以为贡士曾坚子白之作”云云。据此,则似又非刘锦文所辑。该书为纲十二:有《治道》、《圣学》、《制度》、《

  • 经咫

    一卷。清陈祖范(生卒年不详)撰。祖范字亦韩,又字见复,常熟(今江苏常熟)人。雍正举人,会试中试,因病未得殿试。乾隆中荐举经学,特赐国子监司业衔,卒于家。其著作除此书外,尚有《掌录》、《司业文集》、《司

  • 算数书

    无卷数,不知撰人。这是于1984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荆州城西门外张家山第247号西汉早期墓葬的一部竹简书。全书约有二百根竹简,其中一百八十根较完整,十余根已残破,总字数约七千余字,是一部写有六十多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