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世补斋医书

世补斋医书

六十四卷。清陆懋修(1818-1886)撰。陆懋修字九芝,又名勉旃,号江左下人,又号林屋山人,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先世以儒显,皆通医。陆氏初业儒,以文学著名。咸丰年间转徙上海,乃致力于医而以医名。晚年其子登第,就养京邸,乃定居北京。一生博览群书,至老著述不倦。精通《内经》、《伤寒论》,治病多宗仲景之方,常获奇效。著有《内经运气表》、《内经运气病释》、《内经难字音义》、《文集》、《本草二十四品》、《世补斋不谢方》、《伤寒论阳明病释》等书。“世补斋”为陆氏室名。此书分前、后(或称为正、续)两集。前集包括医书六种,三十三卷,为陆氏自撰。刊行于光绪十年(1884)。续集四种,三十一卷,原为清代四位医家傅山、戴天章、汪绮石、王丙的著作,经陆氏校订,由其子陆润庠刊行于宣统二年(1910)。前集包括《文集》十六卷,《不谢方》一卷,《伤寒论阳明病释》四卷,《内经运气病释》九卷附《内经遗篇病释》一卷,《内经运气表》一卷,《内经难字音义》一卷。其中《文集》为陆氏平时所撰医学论文。共一百二十篇。内容丰富、文字精练。《不谢方》为陆氏广搜疗轻浅病症而历代方书又未收之方,意在使病速去。书中载风寒温散、风热凉散、风寒挟食、风寒挟痰、冬温、风温、春温、湿温、疟、痢、女科调经、儿科等三十类病症,方剂三十首。于后世颇有参考价值。《伤寒论阳明病释》为作者生平得力所在。陆氏临证于阳明病多应手见效,尝谓“阳明无死证”,不解世人何以多死于阳明而著此书。注释阳明经病、阳明脏病共七十八条,集释阳明集、阳明脏病二百八十七条。注释先列仲景原文,后加详论。集释博采众家论述,启迪后学。陆氏推崇仲景,尊经复古。《内经运气病释》为陆氏对《内经》中论运气之经文,即以气交之旨,加以概括和疏通。附以宋陈无择三因十六方、清缪芳远十六方解。为结合临床证治阐释运气学说的著作。《内经难字音义》为作者取《黄帝内经》诸篇中较难理解或存有争议的字、词加以训诂,难认字标出反切及出处,难解词标出不同注家之注,对疑为衍文者标明不同古籍中之原字、通假字、古今字等,对学习及研究《内经》颇有帮助。后集包括《重订傅青主女科》九卷,《重订戴北山广温热论》五卷,《重订绮石理虚元鉴》五卷,《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十二卷(包括王氏所撰《伤寒论附余》二卷,《伤寒例新注》一卷,《读伤寒论心法》一卷,《回澜说》一卷,《时节气候决病法》一卷)。傅氏、戴氏、汪氏之书,本世已通行,陆氏又加改订,意在发扬其未明之处。上述前、后二集,内容广博,涉及《内经》、《难经》、伤寒、温病、运气、妇科等,所论多有中肯之处,并为后世医家所推崇。陆氏对《伤寒论》及运气学的研究更有精到之处,但否定温病学说以及对某些医家的诋毁亦属偏执之见。有光绪十年(1884)、光绪十二年(1886)山左书局重印本、宣统二年(1910)刻本。

猜你喜欢

  • 心性书

    无卷数。明湛若水(见《格物通》)撰。此书首列“心性图”,图后有论说。复集《心性通》三十五章,附其门人黄民准、钟景星、周学心、袁邮、郭肇乾、谢锡命、湛天润所作的注和赞。霍任又著或问数十条进行阐发。盖欲仿

  • 祁阳县志

    ①八卷。李莳修,旷敏本纂。李莳,字环青,号七松,浙江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举人,曾任祁阳县知县。旷敏本,翰林院庶吉士。《祁阳县志》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共八卷。分为:卷一,舆图、星野、沿革、山

  • 戚林八音合订

    四卷。明戚继光、清林碧山撰,三山蔡士泮、藤山陈也人汇辑。明朝名将戚继光本山东蓬莱人,嘉靖年间入闽平定倭祸,为便士卒学习福州话,编有《八音字音字义便览》。清代福州文士林碧山又据福州话编成《珠玉同声》。其

  • 二半山房吟草

    一卷。清李鸿仪(生卒年不详)撰。李鸿仪号逵羽,番禺(今广东番禺人)。出身布衣,工五言诗。本卷辑其诗十四首,附二《半山房诗钞摘句》十八言。有清同治二年(1863)序刊《柳堂师友诗录》丛书本。

  • 国脉民天

    一卷。明耿荫楼(?-1638)撰。耿阴楼,字旋极,灵寿(今河北灵寿县)人。天启五年(1625)考中进士,曾做过地方官,清兵攻入他的家乡时被杀。《国脉民天》强调精耕细作,分为区田、亲田、养种、晒种、蓄粪

  • 滇行日记

    二卷。清李澄中撰。李澄中,字渭清,号渔村,又号雷田,诸城(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官至翰林院侍读。著述颇多,除本书外,尚有《游桃源山记》、《白云村文集》、《滇南集

  • 正部论

    一卷。汉王逸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王逸字叔师,后汉宜阳人。顺帝时侍中。著《楚辞章句》及《赋诔书论杂文》,共二十三篇。《隋书·经籍志》为儒家。梁有王逸《正部论》八卷,失传。马总《意林》载《正部》

  • 郁郁

    郁郁羁怀不易开,更堪寥落动凄哀。华胥梦破青山在,梁甫吟成白发催。秋意渐随林影薄,晓寒都逐雁声来。并州近日风尘恶,怅望乡书早晚回。

  • 内务府颐和园静明园静宜园则例

    三卷。不著撰人名氏。亦无编纂年月。据书内容,可推知约为宣统二年修。是书共三册,分别介绍颐和园、静明园,静宜园三处的各项事宜。其中所载:光绪二十一年(1895)二月,海军衙门奏准,已修齐各殿坐,统交颐和

  • 三合类编

    四卷。无撰者姓名。满洲名(满文略),蒙古名(满文略)。此书无印行年代处所,书之前后亦无序跋。全书选择《三合清文鉴》、《四体合璧文鉴》两部书中满蒙的常用要语,编辑而成的一种简本。分为四卷。部居目次,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