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丙子学易编

丙子学易编

一卷。宋李心传(1166-1243)撰。心传字微之,号秀岩,隆州井研(今属四川)人。父舜臣,尝为宗正寺主簿,兄道传,为宋名儒。心传于庆元元年(1195年)乡试落第,绝意不复应举,闭户著书。晚年因崔与之、许奕、魏了翁等前后二十三人之荐,为史馆校勘,赐进士出身。心传有史才,通故实,所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二百卷,《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四十卷,素为史家推重。事迹具《宋史·儒林传》。心传虽以史名家,然经术亦颇究心。《经义考》引高斯得《跋》云:秀岩先生近世大儒也,世徒见其论著藏于明堂石室、舍匮玉版,遂以良史目之。不知先生中年以后,穷经道奥,经术之粹,有非学士大夫所能及者云云。高氏虽为其及门第子,然所言非溢美之辞。此书《宋志》及卢氏《补志》俱不载,《宋史》本传云五卷,然据心传《自序》为十五卷,《宋史》误。其书作于嘉定九年(1221),竭二百八十日之力,时年岁在丙子,故有是名。书中说“易”多取王弼、张横渠、程伊川、朱晦庵四家之传,而间以周子、邵子及先君子(父舜臣)之说补之,亦间附以己意。然今本无周、邵二家说,而有郭子和(雍)《传家易说》之文,李书原本散佚,未详孰是。今本一卷为元初俞琰摘录本。俞《跋》曰,此书系借闻德坊周家书肆所鬻者,天寒日短,老眼昏花,并日而抄其可取者云。可知今存者不及原书十分之一,然俞琰为元初大学者,精于易学,所采者当为原书精华,李书虽佚,其大旨犹可见。俞称“中间尽有可取”,所言自当不虚。此书有《通志堂经解》本,附俞琰《周易集说》后。另有清抄本《周易集说》存十五卷,后附《学易编》,书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丛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经部》也收入此书(清于敏中等辑,乾隆三十八年抄本,故宫博物院藏)。

猜你喜欢

  • 四书说

    六卷。清吴嘉宾(1803-1864)撰。嘉宾字子序,江西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清古文家,官至翰林院编修,著有《求自得之宝文钞》、《尚絅庐诗钞》等。是书《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二卷,《孟子》

  • 孔门弟子列传补编

    一卷。清张承燮撰。承燮,清末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以《史记》为主,而参以《孔子家语》,旁采《礼记》、《左传》、《论语》、《大戴礼记》、《孝经》等书,间加考证而成,共收孔门弟子八十人。书刊于光绪二十

  • 宝绘录

    二十卷。明张泰阶撰。张泰阶字爰平。上海(今上海市)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书名“宝绘”。取自张云阶家宝绘楼。此书言其多得名画真迹,持论甚高。但其说多可怀疑,比如曹不兴之画,据南齐谢赫《古画品

  • 六观楼文集拾遗

    一卷。清许鸿磐(约1762-?)撰。许鸿磐字渐达,号雪峤。济州(今山东济宁)人。卒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以后。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历官指挥、安徽同知泗州知州等职。著有《方舆考证》。考订详

  • 觉迷蠡测

    三卷。明朝管志道(生卒年不详)撰。除此书外,还撰有《孟义订测》已著录。《剩言》一卷、《附录》一卷。《觉迷蠡测》一书,旨在阐发佛理。以自序中所书江阳段侯幻然子传来一札为由,书展“大觉起迷之生相及老释差殊

  • 渐斋诗草

    二卷。明赵汉撰。赵汉字鸿逵,平湖(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参政。工于诗。《渐斋诗草》刻于嘉靖乙卯,(1555)年。人评:“其诗学江西,尔时为别调。然而风格

  • 连云簃丛书

    十二种,一百一十二卷。清杨尚文编。杨尚文字墨林,山西灵石人。好读书,喜刊古人著述。此丛书收声韵、金石、历史、地志等方面的著作,共十二种,多为要籍。如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为治西北地理的重要著

  • 孝经养正

    一卷。清吕鸣谦撰。吕鸣谦字吉垣,湖北广济(今广济)人。是书首有李廷箫序,其次为吕鸣谦所撰条议十则,主张推广孝道,须立孔圣教堂,旁设曾子坐位,每逢房虚昴星日,礼拜先师,由教谕训导两宫主讲,绅耆士庶临期来

  • 养生杂纂

    二十二卷、附《养生月览》二卷。宋周守忠(生卒年不详)编辑。周守忠号松庵,生平事迹不详。平生注重养生,特搜集有关养生宜忌等事,按月编录成书,取名为《养生月览》。后在此基础上广为搜录,撰成《养生杂纂》,全

  • 新唐书纠谬

    二十卷。宋吴缜撰。吴缜,生卒年不详,字廷珍,成都人。北宋英宗治平中进士,神宗时“从宦巴峡”,撰成该书。哲宗元祐中,知万州、蜀州。绍圣元年(1094),经侍读胡宗愈推荐,吴缜表进该书于朝。吴缜撰写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