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二知轩诗钞

二知轩诗钞

十四卷。《续诗钞》十八卷。《文存》三十四卷。清方浚颐(1815-1889)撰。方浚颐,字子箴,号梦园,安徽省定远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授职编修,历官广东盐运使署布政使、四川省按察使。浚颐善诗文,并视之为生命。曾著有《梦园丛说内篇》、《述学校勘记》等。《二知轩诗钞》十四卷,为浚颐裒其诗三千余中精选出的古今体一千八百余首,为其诗作之精品。浚颐之诗长于绘景而悉温柔郭厚之思,精于布局而皆具博大昌明之气概,妙于叠韵而无牵强凑泊之失,往往宝光溢目、灵音骇空,读之者犹陟樊桐而窥珠玉之林。其诗钞按年排列,具体创作时间如下:卷一(1828-1838);卷二(1839-1841);卷三(1841.8-10);卷四(1842-1849);卷五(1850-1851);卷六(1852-1858);卷七(1860);卷八(1862.1-8);卷九(1862.8-12)卷十(1863.1-4);卷十一(1863.5-12);卷十二(1864.1-5);卷十三(1864.6-8);卷十四(1865.9-12);此诗集今有清同治五年(1866)广州刻本行世,另有同治间刻《柳堂师友诗录》(一卷本)丛书本行世。《二知轩诗续钞》十八卷,共辑古今体诗二千三百八十二首,其具体创作时间如下:卷一(1866.1-4);卷二(1866.5-12);卷三(1867.1-7);卷四(1867.8-12);卷五(1868.1-4);卷六(1868.5-11);卷七(1868.11-1869.2);卷八(1869.4-10);卷九(1869.11-1870.4);卷十(1870.5-12);卷十一(1871.1-5);卷十二(1871.6-12);卷十三(1872.1-6);卷十四(1872.7-12);卷十五(1873.1-6);卷十六(1873.7-12);卷十七(1874.1-7);卷十八(1874.9-1875.12);续诗钞前有杨懋建、林昌彝为其序。今有清同治八年(1868)广州刻本行世。《二知轩文存》三十四卷,无序有跋,书名为吴郡颜复初题。内容卷一、二为论,辑五十二篇;卷三至九为书后,辑一百三十五篇;卷十为议,辑七篇;卷十一为辨,辑八篇;第十二为说,辑二十二篇;卷十三为读子,辑九十三篇;卷十四为厄言,辑四十篇;卷十五至十七为序,辑四十七篇;卷十八、十九为书,辑四十二篇;卷二十至二十三为记,辑五十五篇;卷二十四为书事,辑二十二篇;卷二十五为问,辑二十三篇;卷二十六为铭赞,辑十二篇,卷二十七至三十为传,辑三十六篇;卷三十一至三十三为墓志铭,辑二十一篇;卷三十四为墓表,辑十一篇。今有清光绪四年(1878)春刻《柳堂师友诗录初编》丛书本行世。

猜你喜欢

  • 诗说考略

    十三卷。清成僎撰。僎字左泉,江苏崇明(今上海市崇明县)人。此书以为孔子不曾删诗,分辨顾炎武“诗有入乐与不入乐之分”,宋程大昌《诗论》之失及王柏《诗疑》之错乱,皆有可取之处。论及朱熹《诗集传》时认为:学

  • 东园丛说

    三卷。南宋李如箎(生卒年不详)撰。李如箎生平事迹不详,据卷首自序称,为括苍人,时为桐乡丞。正德崇德县志载,宋李如箎,字季牖,崇德人,少游上庠,博学能文,著有《东园丛说》、《乐书》行世,晚以特科官桐乡丞

  • 启秀事略

    一卷。清末颜札氏撰。按启秀,库拉雅氏,满洲正白旗人,道光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军机大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庇护义和团,伏诛。该书即其继妻颜札氏所记。现存光绪刊本。

  • 孝慈堂书目

    不分卷。清王闻远撰。王闻远(1663-1741),字声宏,号莲泾,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酷喜藏书,此为私藏书目,分四部编排,计八十五类,其中经部十八类、史部三十三类、子部二十四类。所设类目有别于传统四

  • 集孝经郑注

    一卷。陈鳣(1753-1817)辑。陈鳣字仲鱼,号简庄,又号河庄,浙江海宁人。嘉庆四年(1799)举人。陈鳣博学好古,精训诂学。著述有《声类拾存》、《续唐书》、《石经说》、《简庄缀文》,《松砚斋随笔》

  • 补周易口诀义阙卦

    无卷数。清末民初桑宣撰。桑宣字又生,号磨庵。宛平人。光绪年间进士。此书为作者所著《铁研斋丛书》五种之。唐代史徵曾著《周易口诀义》六卷,至清代刊行时其书已残。书内缺豫、随、无妄、大北、晋、睽、蹇、中孚八

  • 武夷杂记

    一卷。明吴栻撰。武夷山,位福建省崇安县境内。此篇文字颇喜好新颖,未尽稳惬。如书中载:凡山不峻不怪,而武夷峻,不断不奇,而武夷断。多连则庸,多平则腐,武夷无庸腐态,似千螺万髻,含晓日,皆带金末碧,以待云

  • 督漕疏草

    二十二卷。清董讷撰。董讷字兹重,号默庵,平原(今属山东平原县)人。康熙进士,官至江南总督。《督漕疏草》为作者督理漕河时所上疏草,都是当时的公文,参考价值不高。

  • 读易韵考

    七卷。明张献翼撰。献翼字幼举,一字幼于,号百花山人;后更名敉。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嘉靖中国子监生,曾为官,后弃官专攻《易》学。尚著《周易纪闻》、《学易标闻》等。此书取《周易》之王肃、李轨、徐邈音注

  • 奚囊杂纂

    见《奚囊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