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京山县志

京山县志

①十卷,清吴游龙修,王演纂。吴游龙,字禹门,盛京辽阳(辽宁辽阳)人。王演,字鹿材,本县人,贡生,官大理评事。考京山,汉为竟陵县地,隋初置京山县,历代不改。县志自宋时附郡志,未有专书。明初沿宋志,志郡即县志。嘉靖中教谕韩江始修县志,其后有万历志、崇祯志,均佚不传。康熙十二年(1673),吴游龙知县事,延王演总其事,历数月而告竣。《京山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一舆地志,卷二建置志,卷三赋役志,卷四典礼志,卷五秩官志,卷六选举志,卷七人物志,卷八武备志,卷九古迹志,卷十艺文志。此志卷首载万历、崇祯二书旧序,嘉靖志则无记载,约已佚亡。明清两代县志,仅存此志,由此可观明清两代各志概要。惟此志于学校一门附建置,而学校又杂入赋役,较欠妥。② 二十三卷,首一卷,附易领四卷。清沈星标修,曾宪德等纂。沈星标,字莱峰,浙江嘉善人,官京山知县。曾宪德,字竣轩,本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拔贡,官福建兴泉永道。县志自康熙十二年(1673)知县吴游龙修后,二百多年来,无人问津,其间虽有县人易本烺从事搜辑,但尚未成书。其后县令戴昌言、孙承谟先后倡修,均未成书。沈星标摄县事,复开馆续修,延曾宪德主其事,历数月新志成。《京山县志》光绪八年(1882)刻本。曾宪德曾兵备闽中,此是解甲归田之作。其序称,此志以吴志、易稿为本,补其未详,增其未备,其堤防、赋役、学校、武备诸类,新增甚多。县中自前志修后,数经兵燹,有书中别立变乱、殉难二志,用以纪实。惟艺文一志,过杂芜,既有志,复有补,又有易领四卷,使人有详略不均之感,虽借此可观县中人文之盛,究不免冗杂,易领四卷,自可独成一书。却附志后,较为不伦。

猜你喜欢

  • 花雨楼丛钞书

    二十九种,八十七卷。清张寿荣编。张寿荣字鞠龄,镇海(今浙江省镇海县)人。生卒年不详。同治年间举人,著作有《舫庐诗草》。张寿荣家富藏书,其先人已收集图书二万余卷,藏书室名曰花雨楼。他在此基础上又陆续购进

  • 广济县志

    ①十八卷,清阎国士、孙谦亨、王玉铉等修,王临等纂。阎国士,字振华,直隶保定(今河北保定)人,贡生,官广济知县。孙谦亨,字有终,直隶东安人,拔贡。王玉铉,字振公,号汉崖,陕西洋县人,进士,三人先后知县事

  • 周易辨正

    一卷。明喻国人撰。国人字春山,湖南郴州人。此书要义说,先儒多是非颠倒,以十为图,以九为书,因作辨十九章,以九为图配天下,以十为书配地,以及河图主生,洛书主克之理。大致是追随刘牧之旧说。第十七辨言,古人

  • 骖鸾吟稿三种

    三卷。清张祥河(约1853前后在世)编。张祥河生卒年籍贯不详。道光二十四年(1844),张祥河官中州臬使,春间奉命承宣粤西。昔宋范成大,田紫垣出帅广右,取韩愈《骖鸾仙去诗话》,综其所历作曰《骖鸾录》。

  • 东台县志

    四十卷。清姚兆昌、周右修,蔡复午、袁承福等纂,王恩元续修。姚兆昌,字醇庵,清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嘉庆十三年知东台县事。周右,字寄庵,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监生,嘉庆二十年知东台县事。蔡复

  • 杜注考工记

    二卷。唐杜牧(803-853)撰。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著名诗人。太和二年(828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其事迹附于新、旧《唐书》之杜佐传。《四库总目》载其《樊川文集》,而无是书。

  • 雪舫诗钞

    八卷。清周宣猷(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周宣猷(生平详见《柯椽集》辞目)。此集共八卷。所录皆为其自乾隆十六年(1751)至乾隆二十二年所作之诗。分年编次。前七卷名《菤葹小草》,后一卷为《南巡纪盛》。

  • 捧月楼绮语

    八卷。清袁通(生卒年不详,当为乾、嘉间人)撰。袁通字兰村,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袁枚之子。工填词,辑有《饮水词抄》,著有《捧月楼词》。袁枚以诗古文,雄踞一代,独生平未尝为词。袁通甚好填词,故以其余力,

  • 顾亭林先生遗书

    二十一种。明末清初顾炎武(详见《左传杜解补正》)撰。朱纪荣编。顾炎武著述甚多,而当时刊行者,仅《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以及潘耒所辑刊之十种,于是朱纪荣在潘耒十种本基础上又收入未刊稿

  • 申斋刘先生文集

    十五卷。元刘岳申撰。岳申字高仲,吉水(今江西吉水)人。生卒年不详。因吴澄荐,召为辽阳儒学副提举,不就。后授泰和州判,致仕。此集为门人萧洵所编,李祁序。收文二百余篇,其中碑志占十之四五,可补史阙。如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