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京师五城坊巷■衕集

京师五城坊巷■衕集

一卷。明张爵撰。张爵,号竹坡,明中期人。此书成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清光绪《顺天府志》艺文类,著录其目,书仅一卷,现代少有传本,此为宫廷旧藏。清皇帝逊政后,广东番禺,梁鼎芬录副寓吴兴刘承斡,于四十一年(1562)依原式重刻印行。前有嘉靖三十九年张爵、四十一年刘承斡序。书中所记皆嘉靖三十二年(1553)罗城筑成以后事。京师五城坊巷处所,傍及郊区山陵,一一俱载,并附图。书所列当时地名,现在多有讹改,也有名实具不得考者。如中城正阳门里皇城两边,南薰、澄清、照明、保大、仁寿、大明雍、小时雍、安富、积庆九坊,考述如下:南薰坊八铺,除划入各国使馆地域外,公生门,即今东西长安门外,南直兵部刑部街的二门,明辟此以夹辅大明门,如职公生明意,今门尚存而名不著,形式不同;江米巷,改为教民巷或交民巷,王皇亲,钱皇亲宅,是明宪宗孝贞王皇后,英宗孝庄钱皇后娘家,遗址无考;澄清坊九铺、十王府、诸王馆,今王府井、王府大街由此得名;干鱼胡同,光绪初年仍旧,后改甘雨;照明坊六铺、双碾胡同,碾今讹辇;实府巷,讹豆腐巷;戎政府故址,在佟府夹道,为清初承恩公佟国纲、佟国维赐宅,民国改同福夹道;豹房胡同,后改报房二字;张皇亲宅,与北城发祥坊的张皇亲街,今张皇亲胡同,为明仁宗诚孝皇后、孝宗孝康皇后娘家,两地两家,当各居其一,此照明坊的张皇亲宅故址,已不可考。熹宗懿安皇后父,太康侯张国纪宅第,时代在撰此书后,并非上述两地;保大坊四铺,中府草厂,即今的大草厂,小草厂两地,小草厂有巨室,为内务府的俊启所筑,籍没后归承恩公照祥,即中府草厂遗址;礼仪房,即奶子府,名虽依旧,但光宣间改榜其坊为乃兹府,巷东偏惠端亲王绵愉,今见勒载润邸,好明奶子府故地,也有称熹宗乳母客氏宅第;东厂今名东厂胡同,明代外东厂,即两广总督瑞麟宅,民国总统黎元洪曾居此,解放后为东方文化事业部委员会;刚太监胡同,为明初太监刚丙宅第,即今的缸碴胡同;惠民药局为元代旧迹,在大取灯胡同东口外,北首路西,光绪时称惠民局胡同,今是不通行小巷,巷无人居住。地名因此晦废;天师庵草厂,康熙间尚设置官吏,乾隆间称草厂胡同,后归荣寿公主府,解放后为红十字会会所;眉掠胡同,京师旧地图有此名,现已淹没;仁寿坊八铺、钱堂胡同、马定大人胡同、山青太监胡同、汪纸马胡同,即今的钱粮、马大人、山老、汪脂麻胡同;中兵马司,即今南兵马司;喇叭杨胡同,后讹为喇叭营,后改利溥营,无胡同二字;嘎嘎、铁狮子两胡同名俱仍旧;卫胡同,因金吾左卫在此,后讹作魏家胡同,俗以为魏忠贤宅第在此,魏忠贤及前奶子府误为客氏,二人时代皆远在此书成之后;大时雍坊十八铺,高坡、养马、安富三胡同,及卫营老府军,即今高碑、羊毛、安福、未英胡同;小时雍坊五铺,武功卫,旧讹为蜈蚣卫。今仍名武功卫,馓子王胡同,今省掉“王”字,安富坊六铺、灵济宫。旧讹为临清宫,今改名灵境,积庆坊四铺,陈皇亲宅,明世宗孝洁皇后娘家,遗址无考。以上中城所属坊巷地址,略举其概示例,其他四城各坊,古今同异地名,概不胜述,皆有关献徵掌故,具见原书。是书的结构,庞杂鄙琐,难列上乘,但举条此间古代坊巷胡同名目,除此本之外,皆无其他专书。故以少为稀。此书收入《求恕斋丛书》和《北平史迹丛书》。

猜你喜欢

  • 螺峰说录

    一卷。清毛先舒(详见《声韵丛说》)撰。认为道德智能高,学识渊博的圣人深知生死存亡的奥秘。乾道变化,完美的人希望人性善良,恪守人伦纲常的人愿人性善良,只有为善之人,才会有美妙的来世。先舒欲主佛教之说,却

  • 南部县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王瑞庆、盛朝辅修,徐晓泉、李鉴平纂。盛朝辅,曾任南都县知县。徐晓泉,孝廉。李鉴平,孝廉。《南部县志》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共三十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天文。卷二,舆地。卷三至卷

  • 续列女传

    九卷。明邵正魁撰。正魁字长孺,休宁(今属安徽)人。生卒及任履不详。该书是一部接续刘向《列女传》以记叙历代妇女事迹的专著。体例上也一仍刘向之书的体例,共分七门,其中节义、贤明又各分一子卷。书中材料主要采

  • 幽居录

    三卷。撰者不详。此书诸家书目均未著录,惟《四库全书》入子部小说家类存目。《四库全书总目》考:检勘全书,乃全载宋周密《齐东野语》第六卷至第十卷全文,且无一字异同,惟叙述次第稍有颠倒,因此该书是伪书。《四

  • 瀛奎律髓

    四十九卷。元方回(1227-1307)编。方回字万里,号虚谷。歙县(今属安徽)人。此集为唐、宋二代律诗的汇编,所取尽五七言近体。自序称取十八学士登瀛洲、五星聚奎之义,故名集《瀛奎律髓》。创“一祖三宗”

  • 杜诗说

    十二卷。清黄生(1622-?)撰。生平详见《字诂》。此书以杜甫诗分体注释,于句法、字法皆逐一为之剖别。大旨谓前人注杜求之太深,皆出于私臆。故著此以辟其谬。其说未尝不是。分章别段,如评点时文之式,又不免

  • 先圣大训

    六卷。南宋杨简(1141-1125)撰。杨简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乾道五年(1169)中进士。历任国子博士、著作佐郎、兵部郎官、将作少监、实录院检讨官等职。与袁燮、舒璘、沈焕

  • 新修菏泽县志

    十八卷,之首一卷。清凌寿柏修,叶道源纂。凌寿柏,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监生出身,光绪九年(1884)任候补知府知菏泽县事。叶道源,宿迁人,举人出身。光绪九年,凌寿柏掌菏泽县,下车后检阅邑乘,见菏泽县志

  • 陆篑斋集

    十卷。《外集》二卷。明陆垹撰。生卒年不详。陆垹生平见《篑斋杂著》一卷辞目。此集为郁天民所编。外集二卷,而附录为诰敕、志状及赠送,诔奠的文和士民颂德的内容。徐阶志其墓,称垹读书耻为章句,尝曰:“人心与事

  • 观古堂所著书

    二集,十六种,三十五卷。清末民国初叶德辉撰。是书以考订古本、搜辑佚书为主。如据日本天文本单经《论语》作校勘记;《淮南子》汉人注有高诱,许慎两种,而许注多淆乱于高注中,叶德辉据《意林》等,辑出许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