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卷。元许谦(1269-1337)撰。许谦字益之,自号白云山人,人称白云先生,元代理学家,浙江金华人。受业于金履祥之门,尽得其学精华,曾讲学于东阳(今属浙江),从者千余人。《提要》著录该书计《大学
三卷。清钱大昭(详见《汉书辨疑》)撰。《三国志辨疑》自序中说明著书意旨。说三国鼎立,互相诋毁,列国虽有史录,写魏详、吴略、华曹陋蜀,实可各自作史等等,过去作《两汉书辨疑》有所得,近日又对《三国志》进行
七十卷。《目录》三卷。元苏天爵(1294-1352)编。苏天爵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生平事迹见《滋溪文稿》条。天爵曾三居史馆,预修武宗、文宗实录,于元代史事掌故,最为娴习。此书所录诗、文八百余
一卷。明张芹(生卒不详)撰。张芹,字文林,新淦(今江西省新干县)人,新淦是其试籍,实为峡江(江西省峡江县)人,明宏治十五年(1502)进士,官至右布政使,正直俭仆仁孝。《备遗录》记载明惠帝建文年间“靖
十二卷。曾穜辑。淳熙中,曾穜为舒州太守,因与二、三僚友语及程颐之学,皆欣然有得,遂相与搜伊川家所尝发挥《大易》之旨者,集为一书,目之曰《大易粹言》。程九万跋称:“今公(指曾穜)会而通之,贯而一之,诚有
十二卷。清苏宏祖(?-1664)撰。苏宏祖字光启,汤阴(今辽宁省辽阳)人。清顺治进士,隶汉军正红旗,崇德三年(1638)由举人授户部启心郎,世职牛录章京,顺治元年(1644)授河南、河北道,福建兴泉道
一卷。清桑宣(详见《补周易口诀义阙卦》)撰。该书搜采《诗经》及《左传》、《公羊传》所载鲁僖公事十余条,以补充《春秋》所载之阙,参考价值不大。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刻本。
八卷。明徐三重(生卒年不详)撰。徐三重字伯同,松江(今属上海)人。万历进士,授刑部主事。任职三年,后以病告归。家居四十余年,以论学著述为业,学者称鸿州先生。著作较多,有《庸斋日记》、《余言》、《兰芳录
六卷。清张伯行(详见《道统录、附录》)撰。明代朱衡撰《道南源委录》一书,记载闽学形成过程中的代表人物。本书是在朱书基础上重加考订、整理,编纂而成。第一卷记杨时至江杞等36人;第二卷记罗从彦至陈绍叔等8
五十卷。清桂馥(1736-1805)撰。桂馥字冬卉,号未谷,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历官长山县训导,云南永平知县。少承家学,博览群书,精于金石篆刻、文字训诂之学。著作尚有《札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