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纂要

仪礼纂要

一卷。清黄元善(?-1902)撰。元善为湖北钟祥县(湖北省中部)人。咸丰九年(1859年)进士。由户部郎中补河南道御史,光绪八年(1882),授刑科给事中,转工科掌印给事中,授贵州粮储道,历署贵州布政使按察使。是书前面有元善序,大义是:《仪礼》一书,辞烦义奥,读者往往苦其难读,然而,其中如《饮射》、《聘觐》诸篇,被“帖括”家所取资者不少,这里就坊刻《约编》揭要经注诸选本所已采入者,加以辑存,又从经记中摘增万千数百字,共有一万九千八百多字,其细注、旁注、顶批、反切,都遵照《仪礼音训》、《仪礼注疏》及《钦定仪礼义疏》汇入。至卜氏《丧礼》一册,为公谷所自祖,照录原文,不遗一字,每编仍录《约编》叙略,缀在其后,从而使读者一目了然,易于成诵。但此为钝根人起见,如果是聪颖之姿,不难窥读全经。以上推究姬公制作之渊源,此编只可作为覆瓿。(参校者有石郑卿作栋、檀瑞廷凤翙、喻济丞鸿钧。光绪二十年七月,古郢黄元善识于黔臬署紫泉池馆。)按:是书本来为“举业”而作,又以《约编》等书作为蓝本,因此,经文与记文,大多有所删节。只有《丧服》被全部收录,其余都有所选择,而《士丧礼》、《既夕》两篇全阙,《士虞礼》则阙经录记。但《仪礼》纂述及诂解明清两代为“举业”作者,大多不涉及丧服、丧礼。是书对《丧服》全部收录,自然比他书略胜一筹。综所注释,也大多依从郑注。如顶批著藏于,据疏。但删节原文不一,如有司如主人服等文全删,直接具馔,布。席下如于门中闑西等文,又全删,而直接箧人执。其余都与此相仿。每篇之中,都有叙略,与自序相同。若《燕礼》司官旁注,曰疑即司尊彝之属,则采用吴廷华之说,而不依从郑注之小宰。若以乐纳宾下,则依从郑注卿大夫有王事之劳,而采用敖继公在君所欲之说,都有自己见解。只是《士相见礼》,士见于大夫终辞其挚及若尝为臣者,则礼辞其挚各节,都没有载入,这未免过于省略。大概经文之涉繁复者,删节所以从简易。此经士见于大夫及尝为臣,都实言其地位,对其删除后,则读者不再知道有此。是书象这种情况很多,这样做既有汰经之嫌,而且使读者荒昧于古礼,不可作为典式。但坊间《礼记易读》、《左传易读》之类,与是书相似者也很多。大概本意在于补助“举业”,而在于考求礼制,因而,不必深论。是书有光绪刊本。

猜你喜欢

  • 韵略汇通

    一卷。明毕拱宸撰。毕氏又名拱辰,字星伯,号湖目,又号天目,明末掖县(今山东掖县)人。万历丙辰(1616年)进士,授朝邑、盐城二县知县。后数迁数贬,官冀宁兵备签事时,起义军兵陷太平,为李自成所杀。追谥烈

  • 世界征服者史

    记载十三至十四世纪蒙古族历史的著作。波斯史学家志费尼(Ala-al-Din‘Ata Ma likJuwaini,1266-1283)撰。志费尼出身于波斯贵族家庭,其祖父为花剌子模大臣,父投效蒙古,得到

  • 诗话类编

    三十二卷。明王昌会撰。王昌会,字嘉侯,上海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编采摘诸家诗话,参以小说,合成一书。议论则不著其姓名,事实则不著其时代。又并不著出自何书。糅杂割裂,茫无体例,亦博而不精之学。《四库

  • 参寥子集

    十二卷。宋道潜(生卒年不详)撰。道潜,俗姓何,原名坛潜,于潜(今浙江杭州)人。道潜居杭州智果寺,内外典籍遍读。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交情颇深。其性格偏执,憎凡夫俗子如仇,因此其诗语少含蓄,落落

  • 子史精华

    一百六十卷。清张廷玉(详见《骈字类编》)、蒋廷锡、张照等四十余人,奉清圣祖康熙皇帝之命编撰而成。康熙六十年受敕始修,雍正五年完成。清世宗御定颁行。经、史、子、集四库之中,子、史二部最为浩博,也最为芜杂

  • 满洲醒世要言

    一卷。清代完颜和素撰。完颜和素著有《满汉合璧菜根谈》等书。此书仅为满语本,书成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为作者节取前明吕得胜父子《正续小儿语》并译成满文而成。吕得胜别号近溪渔隐,河南人,著有《小儿语

  • 易因上下经

    各三卷。不著撰者姓名、时代。明《白云霁道藏目录》注题为《李氏易因》,亦不著其名字。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经部易类著录有李贽《九正易因》四卷,注称此即云霁所谓李氏。李贽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万历时官

  • 尚友录

    二十二卷。明廖用贤(生卒年不详)撰。廖用贤字宾于。此书成于明天启年间。其书体例,略同于《万姓统谱》。搜录古人事实,以韵为纲,以姓为目。其事记载,详略不尽合适,亦无所考证。

  • 裴氏新言

    一卷。三国时吴裴玄(生卒年不详)撰。关于裴玄的事迹,史籍记载极略。《三国志·吴志·严畯传》记载,玄字彦黄,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人,“亦有学行,官至太中大夫。问子钦,齐恒、晋文、夷惠四人优劣,钦答所见

  • 五岳山人集

    三十八卷。明黄省曾(1490-1540)撰。黄省曾,字勉之,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嘉靖举人。尝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拜李梦阳为师,学习写作诗文。以任达跅弛终其身。著有《五岳山人集》、《西详朝贡典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