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修身西学

修身西学

十卷。意大利高一志(?-1640)撰。高一志字则圣,初名王丰肃、王一元,意大利耶稣会士。1605年到中国南京传教,在该地建立第一座教堂。当反教运动时他与曾德昭均被捕入狱,于1617年被逐到澳门,教会在南京的房产财物均被没收。1624年他改名高一志,潜入山西绛州传教,一年之中就施洗三千二百余人,最后死于绛州。他一生编撰大量有关童幼教育方面的书。著有《空际格致》等书。《修身西学》曾名为《西学修身》。学分二派,一曰性理之学,一曰义礼之学,专述义礼之学。卷一记述人物向趋好美,好美共分三种,一种于神,一种于身,一种于外。卷二记述人物有四所以然。即作、模、质、为。为有二,其一宗为,其二属为,宗为者全生之福之终。卷三记述人之动行,人由形神结成,神备三司以通五官,即司记、司明、司爱,司爱独为自主之司。卷四记述诸情,司欲之情有六,即爱、欲、乐、恶、避、忧,司岔之情有五,即望、失志、惧、敢、怒。卷五记述动行之善恶。卷六记述德,德之宗品有二,其一灵德,其二习德。灵德有三,即廉、毅、义。合知以行之智曰四宗德。卷七记述智德,智有二,其一从性之智,其二超性之智。卷八记述廉德,其枝有四,即节食、节饮、节色、节狎。廉之属德又有四,即砥持、良善、哀矜、敛戢。卷九记述毅德,毅之属德有四,即宏德、宏施、含忍、恒久。卷十记述义德。义有两方面,一是公制之义,二是相施之义。施义又分二枝,即颁施、平施。颁施之义属有二,即酬义、罚义。平施为务,多由约契。又义之属德有九,即敛、崇、仁、弟、孝、感佩、真实、和、好施、行权。以上内容贯穿全书,均属西方伦理学,这说明明末清初耶稣教西方伦理学已输入中国。版本有土山湾印书馆重刻本。

猜你喜欢

  • 鸳鸯吟馆诗词草

    一卷。《澹吟楼诗》二卷。清许诵珠撰,许诵珠,生卒年不详,字宝娟,自号悟江道人,浙江海宁人,江西督粮道许梿之季女,归安举人朱镜仁之妻。清代文学家。自幼通经史,工诗词,著作颇多,著有《雯窗瘦影词》一卷,《

  • 唐宋八大家文抄

    一百六十四卷。明茅坤(1512-1601)编。茅坤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属浙江吴兴)人。嘉靖进士,官至广西兵备佥事。古文功力尤深,又喜欢谈兵。尤其是他刻意模仿司马迁、欧阳修文体,最推崇唐顺之。迁大名

  • 易义古象通

    八卷。明魏浚(生卒年不详)撰。魏浚字禹卿,号苍水,松溪(今福建松溪)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除本书外,还著有《方言据》、《西事珥》、《纬谭》、《峡云阁存草》等书。此

  • 学斋占毕

    四卷。南宋史绳祖(生卒年不详)撰。史绳祖字庆长,眉山(今属四川)人。早年从学于魏了翁,官至朝清大夫直焕章阁,主管成都府玉局观。勤奋好学,经史百家之书,无所不读。此书卷首自谓:“余少之时,将求多能,蚤夜

  • 唐石经考异

    二册(涵芬楼影印本)。清钱大昕(1728-1804)撰。大昕字晓徵,号辛楣,又字竹汀,江苏嘉定人。著名文字音韵学家。著有《十驾斋养新录》、《潜研堂文集》、《潜研堂金石文跋尾》、《金石文字目录》等。此书

  • 师郑堂经说

    三卷。孙雄撰。孙雄有《读经救国论》六卷,详见《读经救国论》条。《师郑堂经说》篇首录俞樾手札,次为自叙。孙雄少时即治经学,持书诵习于清代经学家俞曲园(樾)、黄元同(以周)的门下。此书编辑的都是年轻时所作

  • 西游记述

    一卷。明袁宏道撰。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间进士,官吏部郎中。明代文学家。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是“公安派”的创始人。著有《袁中郎全集》清四库存

  • 泰律补

    一卷。清闵为人撰。为人字德修,云南保山人。喜研乐学,曾读乡先辈葛中选所撰《泰律》,以为所言甚善,唯所附图尚有缺遗,故作《泰律补》一卷。此书卷首有作者自序,谓《泰律》乃《周易》精髓,专气音声直气声音,即

  • 御制评鉴阐要

    十二卷 此书为清高宗弘历御批《资治通鉴》,凡七百九十八条,由大学士刘统勋等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7年)编次而成。弘历所批,大抵撰者占十分之三,改佥者占十分之七。《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此书时以为:“论世

  • 端简文集

    十二卷。明郑晓(1499-1566)撰。郑晓生平见《古言》二卷辞目。有《禹贡图说》,此编第一卷为说经,第二卷为诗,第三卷至第八卷为杂文,第九卷至十二卷为奏疏。在奏疏中又分三类。首淮扬、次兵部、再次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