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元儒考略

元儒考略

四卷。明冯从吾(生卒不详)撰。冯从吾,字仲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明万历年间(1589)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其为人正直纯厚,好周敦颐、二程之“濂、洛之学”,于理学颇有研究,著有《冯子节要》、《冯少墟集》、《古文辑选》等。《元儒考略》记元代诸儒事迹,各为之传,所记以元史儒学传为主,兼采其他史料附益,广考博引。各人之传,详简不一,大体以学术高下为准,以致体例不太统一,且姓名也多舛误。但元儒事迹及著述传世不多,冯从吾之《元儒考略》尚可见元代儒林学界概貌,是研究元代思想、学术的重要资料。该书现存明万历刻本,收《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

猜你喜欢

  •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施氏七书讲义

    见《七书讲义》。

  • 春雨楼集

    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沈彩(生卒年不详)撰。沈彩,字虹屏,浙江长兴人,平湖庠生陆烜之侧室。清代文学家。工诗词,善文赋。主要著述有《虹屏近稿》,附于彭贞隐夫人《铿尔词》之后。《春雨楼集》,因得智永《

  • 黉中草

    一卷。《蜀中草》一卷。明董应扬(约1644年前后在世)撰。董应扬,字于廷,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官翰林院待诏。《黉中草》乃其司铎安徽铜陵时所作。《蜀中草》乃其蜀闱分校时所作。自序谓五载署铜,一朝聘蜀

  • 尔雅正义

    二十卷。清邵晋涵撰。邵晋涵(1743-1796)字与桐,又字二云,号江南,浙江余姚人。清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三十八年(1773年)召修《四库全书》,除翰林院庶吉士

  • 齐东野语

    二十卷。宋末元初周密(1232-1298)撰。周密字公谨,号草窗、苹洲、四水潜夫、弁阳老人等。原居济南(今属山东),金人灭北宋,迁居吴兴(今属浙江)。早年随父往来闽、浙等地,为临安府幕属,后监和剂局、

  • 周易

    ①无卷数。宋刊巾箱本九经之一。只有正文,无注,无音义。凡贞、恒、桓等字皆缺末笔,知此为南宋时版本。全书凡二十二页,每半页二十行,行二十七字。其篇次皆依据魏王弼《周易注》,惟不设卷数;内容则悉据唐孔颖达

  • 笠泽丛书

    四卷。《补遗》一卷。唐陆龟蒙(?-881)撰。陆龟蒙,字鲁望,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姑苏(今江苏苏州)人,曾为湖州、苏州从事。幼年聪悟,通达六经,善作文章,名震江左。与皮日休是诗友,二人酬唱之

  • 敦煌六朝写本春秋经传集解

    一卷。晋杜预(详见《春秋经传集解》条)撰。此本原件藏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编目为2981号。此残卷仅存昭公二十八至二十九两年,起于传文“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止于传文“公执归马者卖之”,共六十八行,

  • 周礼今释

    六卷。清杜文灿(?-1886)撰。文灿字子白,广东南海人,道光举人,曾官知县。师从陈澧(1810-1882)。另有《易大义补》一书,已著录。《周礼今释》一书,以清制阐释《周礼》制度。所释大多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