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八旗通志初集

八旗通志初集

二百五十卷。鄂尔泰(1677-1745)等奉敕纂。鄂尔泰,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康熙至乾隆时的重要朝臣。康熙时举人,授侍卫,与田文镜、李卫并为胤禛心腹。雍正时,任云贵总督、军机大臣。乾隆时,与张廷玉等总理事务,进保和殿大学士,加至太保。雍正五年(1727)奉命领修此书,乾隆四年(1739)修成。书共二百五十卷,分志、表、传三部分。八志为:“旗分志”十七卷、“土田志”五卷、“营建志”三卷、“兵职志”八卷、“职官志”十二卷、“学校志”四卷、“典礼志”十五卷,“艺文志”十卷。八表为:“封爵世表”八卷,“世职表”二十四卷,“八旗大臣年表”八卷,“宗人府年表”一卷,“内阁大臣年表”二卷,“部院大臣年表”二卷,“直省大臣年表”五卷,“选举表”四卷。八传有:“宗室王公列传”十二卷,“名臣列传”六十卷,“勋臣传”十九卷,“忠烈传”十二卷,“循吏传”四卷,“儒吏传”四卷,“儒林传”二卷,“孝义传”一卷,“列女传”十二卷。是书的编纂是以八旗兵制为经,以八旗法令、职官、人物为纬。八志以事系人,记载八旗的建置、规制、驻防、旗地、府第衙署、官员职掌、教育礼仪、诏诰诗文等。八表以年系人,详列清初以来世爵的承袭和职官的擢黜。八传以人系事,介绍各色人的事迹。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至四十三年创立的军事社会组织,以后逐渐形成完备的制度,对清王朝的建立和几百年的统治起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书根据大量史书、实录、档案、文书、封册、上谕、奏疏、诗文、各旗册籍等多种史料写成,不但对清代特有的这一制度和组织作了详细、系统地介绍,而且保存了不少现已失传清代书籍的内容,为清史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史料。本书有乾隆间的内府抄本和武英殿刻本,1985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以殿本为底本,并参校他书对此书点校,出版了排印本。

猜你喜欢

  • 词品

    ① 一卷。清郭麟(生卒年未详)撰。本编探索词之体貌,分十二品:幽秀、高超、雄放、委曲、清脆、神韵、感慨、奇丽、含蓄、逋峭、秾艳、名隽,各系以韵语十二句,全仿司空图《诗品》之体例。论文名品,始于钟嵘,原

  • 李卫公问对

    三卷。又名《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旧题唐李靖撰。李靖(577-649)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新、旧《唐书》俱有传,为唐初著名军事家,屡建奇功,唐贞观十一年(637)受封卫国公。据史传李靖

  • 高密县乡土志

    不分卷。清王梦松修,傅骏声等纂。光绪末年,西洋学术、文化输入中国,各地改设学堂,并命各地守官编纂乡土志,作为历史课本的参考。王梦松而与邑中绅士商讨,征邑中俊秀,分任纂修、校勘、采访诸事,历数月而志成。

  • 安东县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金元烺修,吴昆田、鲁蕡纂。金元烺,浙江嘉善人。监生,清同治十三年(1874),知安东县事。吴昆田,生平见本书《光绪淮安府志》条目。鲁蕡,见本书《光绪清河县志》条目。此志凡十五卷。卷一

  • 四书讲义

    四卷。清安维峻撰。维峻字晓峰,陕西秦安(今陕西秦安)人。官至给事中。是书随意就一章或数章为说,不依书的次第,其说纵横泛滥,博而能切,其中有说四书而兼正他经者,如陈成子弑其君章。维峻谓圣人因旧史以作《春

  • 临野堂文集

    十卷。清钮琇(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钮琇,字玉樵,江苏吴江人。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拔贡生,历知河南项城县、陕西白水县,兼摄沈邱、蒲城事,后为广东高明县令。卒于官,数年后方得归葬故里。一生颇多

  • 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 西楼记

    清袁于令(1599-1674)撰。袁于令,原名韫玉,字令昭,又字凫公,号箨庵,又号幔亭,吴县(今属江苏)人,明末诸生。早年居住苏州因果巷,因一妓女事,被除名学籍。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渡江,苏

  • 毛文龙被杀始末

    见《袁督师计斩毛文龙始末》。

  • 河上草

    二卷。清张榕端(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张榕端,字子大,一字朴园,磁州(今河北广平)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编修,视学江南,衡文精审,他所赏识提拔的都是能文之士。康熙三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