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书故

六书故

三十三卷。元戴侗(生卒年不详)撰。戴侗字仲达,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宋淳旸中(1241-1252)登进士第,由国子监主簿守台州。德旸初(1275)由秘书郎迁军器少监,辞疾不赴,不详其所终。是书乃以六书理论分析汉字之著作。戴氏认为六书之学是读书的门径,而学者弃之已久;即使有人学,也往往支离附会,不得要领。他说:“夫不明于文而欲通于辞,不通于辞而欲得于意,是聋于律而议乐,盲于度而议器也,亦诬而已矣。”因而他就许慎《说文解字》而订其得失,重新解释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的意义。其书完全打破《说文》五百四下部的体例,别立四百七十九目而分为九部:数、天文、地理、人、动物、植物、工事、杂、疑。前七部各收相类的字,不能收入前七类的归入杂部,形体有疑的列入疑部。部中的字,按指事、象形、会意、转注、谐声、假借的顺序排列,对有所怀疑的字则标出“某之疑”。每目之下,把偏旁相同的字叙列于后。如“月”字为目,“月”下列“夕”,为指事字,“夕”下又列会意字“多”,“多”下又列谐声字“夥”,后面又列从“夕”的谐声字“夜”、“梦”、“”。戴氏还把四百七十九目分为两部分,称其中一百八十目为文,五十四目不易解释的为疑文,二百四十五目为字。文为“母”,字为“子”。照他的说法,一切文字,皆可摄入二百三十四个指事象形的文或疑文之下,纲领清楚,系统完密。此书的价值在于能援引金文来说明字形,又能明辨字义的引申不同于假借。戴氏于卷首《六书通释》云:“书学既废,章句之士知因言以求意矣,未知因文(字)以求义也;训诂之士,知因文(字)以求义矣,未知因声以求义也。夫文字之用莫博于谐声,莫变于假借。因文以求义,而不知因声以求义,吾未见其能尽文字之情也。”所谓“文字之情”就是文字的本质,他说:“夫文生于声者也,有声而后形之以文;义与声俱立,非生于文也。”这就为辨认古书中文字的假借,提供了理论根据。唐兰说,戴氏“对于文字的见解,是许慎以后,惟一的值得在文字学史上推举的”(《中国文字学》)。是书的缺点是,所收的字有的既非金文又非篆文,甚至误以俗字为金文,有些字形和字义的解释纯属杜撰。另外,戴氏认为侧“山”为“阜”,反“人”为“匕”,反“子”为“云”,就是转注,主“形转”说,也是毫无根据的。《六书故》始刻于元仁宗延旸七年(1320),明万历间张萱重刊,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有李鼎元刻本,同治间有《小学汇函》本。

猜你喜欢

  • 别释常谈

    三卷。撰人不详。《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谓其书,引《中庸》冠以《礼记》,知为宋人所作。又谓称齐桓公为齐威公,知为南宋人所作。书中所征引书籍,如苏轼《东坡集》、苏辙《栾城集》、魏泰《临汉隐居诗话》等

  • 残明纪略

    四卷。吴陈湖遗老编,其事不详。该书记南明事,包括福王纪略、唐王纪略、永历王纪略、入缅始末、瞿式耜殉粤、李定国殉缅、王师南征、绍武僭粤东、鲁藩据浙东、益王僭湖东、王师平浙纪、孙李北奔纪、台湾郑氏始末记、

  • 枕中秘

    无卷数。明卫泳(生卒年不详)编。卫永,字永叔,苏州(今地名同)人。其生平事迹不详。卫永与其弟皆有文名,时称“双珠”。王晫《今世说》中称:“吴门之有永叔兄弟,犹建安之有二丁、平原之有二陆,时人号称双珠。

  • 潘刻五种

    五种,十五卷。潘祖荫(详见《滂喜斋丛书》)编。此丛书刻印了其先人潘世恩撰写的《思补堂笔记》,《思补堂笔记》分为荣遇、述德、循陔、思源、掌故、文衡、管间、易名等八项,分列八卷,记载所见所闻,详实可信。其

  • 百川书屋丛书

    九种,二十五卷。清陶湘编。陶湘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所收著作较博杂,其中晋崔豹《古今注》三卷,为宋嘉定刊本,每叶十行,每行十五字,考释古今名物颇详;郑朱载堉《郑世子瑟谱》十卷,为汲古阁钞本,有黄丕烈跋;《

  • 学易堂笔记

    一卷、二笔 一卷、三笔 一卷、四笔 一卷、五笔 一卷。明项皋谟(生卒年不详)撰。项皋谟,字懋功,自称酉山居士,嘉兴(今属浙江省)人,郑履淳之婿。著有《学易堂笔记》等。此书是项皋谟所作之札记。分为五编,

  • 古雪堂文集

    十九卷。清王令(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王令字仲锡,渭南(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由拔贡生官至广东按察使。王令工诗文。本编“乃其所著杂文,词多蹇涩,似沿其乡文翔凤余派,又好用释典,颇杂宗门

  • 仪礼经传通解

    三十七卷,附《仪礼经传通解续》二十九卷。宋朱熹(1130-1200)撰。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绍兴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

  • 兰叶笔存

    无卷数。明释以本(生卒年不详)撰。释以本,字以轩,别号亦已,又号师岳叟,苏州(今江苏苏州市)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据书中所载天启四年董其昌所记玉玺事,则可推断释以本当在董其昌之后。书中又称:先生每书竟,

  • 嘉定四先生集

    八种,八十七卷。明谢三宾编。谢三宾字象三,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丛书为明崇祯年间,谢三宾做嘉定县令时所刻,收四人著作八种:唐时升《三易集》二十卷、娄坚《学古绪言》二十五卷、《吴歈小草》十卷、李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