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兴宁县志

兴宁县志

十卷。清施念曾纂修。施念曾字蘖斋,宣城人,拔贡生,雍正十二年(1734)任知县。旧志始修于明成化间,至崇祯间三度重修,其书久佚,清康熙间复修,今也不可得见,至乾隆四年(1739)二月县志已残缺五十余年。县令施念曾集邑绅开局纂辑,亲自发凡起例,参考前志,历时四月志告竣,亲自厘正,芟繁润略,剞劂于是年。《兴宁县志》乾隆四年(1739)刻本。全书共十卷,为疆舆志、建置志、赋役志、学校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风土志、事物志、艺文志。每卷之首有弁言,每卷之末有卮言,已分十门,又分十章。此志收录各县令如明代祝允明文采,刘熙祚节烈,及县著名人士宋代罗孟郊,明代王天与等。全编记述尚称详明,文笔清雅,唯议论过多。

①六卷。清张伟修,孙铤、傅先正等纂。张伟,惯县人,曾任兴宁县知县。孙铤,新化人,教谕。傅先正,湘阳人,训导。按兴宁县志,创自明嘉靖年间。其后万历陈元旦、天启王廷玑两续。然皆散失。清康熙年间曾两修,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县罗绅再修。兹编则续罗志而作。《兴宁县志》道光元年(1821)刻本。此志于地域之广轮,山川之经界,无一及之,颇为不妥。其以文庙乐舞诸图并列卷首,不免芜杂。而学校门复有文庙陈设礼仪之记载,亦嫌重复。艺文之首记明清两朝诰敕,继录本邑之文移公牍告示,连篇累帙,极为陋劣。综观全书,言词浅鄙,排列混乱,实为简陋之作。② 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郭树馨等修,黄元榜等纂。郭树馨字桂山,山西宁乡人,举人,同治五年(1866)任兴宁县知县。黄元榜,邑人,恩贡。《兴宁县志》光绪元年刻本。为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首新旧序、列名、凡例、皇言。分为:卷一,星野志。卷二,沿革志。卷三,疆域志。卷四,建置志。卷五,风土志。卷六,赋役志。卷七至卷八,学校志。卷九,典礼志。卷十,武备志。卷十一,秩官志。卷十二,选举志。卷十三,人物志。卷十四至卷十七,艺文志。卷十八,杂记志。末为传旧。此志以旧志人物之不分类别,遵通志体,厘为乡贤等九目。列女之标题不合,则仿《宜章志》先书主名次及其夫之例而记载之,所正旧志之失,诚为允当。惟艺文首列地方公牍,未免杂芜不伦。旧志以古迹、仙佛、寺观等统于杂记,本属讹谬,不但未予纠正,反以寇警等补入,则实为失当。传旧一篇,仅略载明清邑人著述书目,寥寥无几。

猜你喜欢

  • 少鹤诗集

    八卷。明王显槐撰。王显槐自号少鹤,武冈(今湖南武冈)人,生卒年均不详。王显槐为楚端王诫第三子,悯王显榕之弟。嘉靖十七年(1538)年封。诫尝自称黄鹤道人。嘉靖乙巳(1545)年,显榕为其世子英耀所弑,

  • 续画品录

    ① 见《续画品》。② 一卷。旧本题为唐李嗣真撰。李嗣真(?-696),字承胄,赵州柏(今河南西平)人,一作滑州匡城(今河南长垣西南)人。李嗣真弱冠明经,少年便富才华,永昌(689年)中拜为御史中丞,后

  • 左传人名辨异

    三卷。清程廷祚(详见《大易择言》)撰。廷祚潜心经学,著有《大易择言》三十六卷,《春秋识小录》九卷。此书是《春秋识小录》之一(另两种是《春秋职官考略》三卷、《春秋地名辨异》三卷)。编首有廷祚自序。体例是

  • 法华经安乐行仪

    一卷。陈代释慧思撰。慧思生平事迹详见《受菩萨戒仪》辞条。《法华经安乐行仪》是解释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大意之书。因法华经中有四要品,而慧思尤对安乐行品格外重视,对该品即乘乘之法钻研悟道,自有心得。所

  • 左传连珠

    一卷。清俞樾(详见《周易评议》)撰。俞樾是清代著名学者,著述很多。此书是他所著《俞楼杂纂》中的一种。编首有他本人的自序,说《宋史·艺文志》所载《春秋》赋,有崔升、裴光辅诸家,今皆不见,只有徐晋卿《春秋

  • 顾氏石刻

    一卷。清顾沅辑。此刻首行空而未镌,是帖名未定。其中多顾氏藏印,而顾沅多刻书,所以必为顾氏所刻。内容是:李东阳《金丝堂铭》、《吴山归老诗序》、《会文联句》、《赠陈白沙诗》,杨一清诗一种、手简一种,张居正

  • 集注丧服经传

    ① 一卷。晋孔伦撰,清马国翰辑。孔伦生卒年不详,字敬序,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东晋卢陵太守。此书汇集众家注,《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都著录一卷,现在已经散失。只有杜佑《通典》引用四事,《

  • 寄簃文存

    八卷。清沈家本(1840-1913)撰。沈家本,字子惇,别号寄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清法学家。光绪九年进士,历任天津知府,刑部左侍郎、法部右侍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任修订法律大臣、资政院副

  • 阙里广志

    二十卷。清宋际、庆长合撰。宋际字峨修,庆长字简臣,均为松江(今属上海)人。明陈镐撰《阙里志》后,后人屡有修辑,但皆芜杂不足观。康熙二十年(1681),宋际任孔庙司乐,庆长为典祭,二人搜求典故,补以修订

  • 毛诗重言下篇补录

    一卷。清徐永孝撰。徐永孝字仁甫,事迹无从考证。他发现王筠所撰写的《毛诗重言》一书对于学诗的人有较大的帮助,只是下篇中的遗漏较多,而且不少句子也没有举例加以说明。于是,他撰写了《毛诗重言下篇补录》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