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兵镜

兵镜

十一卷。清邓廷罗撰。邓廷罗字叔奇,号偶樵,江宁(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顺治中拔贡生,官至湖广荆南道。此书共分三部分。一为《孙子集注》一卷。次为《兵镜或问》上下二卷。三为《兵镜备考》八卷。《孙子集注》采辑诸家之说,一一为之评释,有资料有己见,此为其长。然把“作战”一篇移为第三,易“九变”篇名为“军变”,殊为不当。又擅改原文,不足为训,故《四库提要》讥其“窜乱旧文”。《兵镜或问》上下卷,分十五篇,设问对以述自己的见解。《兵镜备考》则于《孙子》十三篇之中,摘录一些要语为纲,下搜罗一些史事作为佐证。体例大凡如此,似嫌丛杂。此书版本较多,分卷也多有不同。或题《兵镜三种》十六卷。今故宫博物院藏有清初刻本。

猜你喜欢

  • 毛郑诗斠议

    一卷。清罗振玉撰。罗氏摘取《史记》、《汉书》、《文选》、《初学记》和倭刻原本《玉篇》等书中的有关内容,来校对现存的版本,从而修正了今本许多错误,并且还考证传笺之例,对文字详加解释,对于诗经的研究颇有功

  • 钦定平定台湾纪略

    七十卷,卷首五卷。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奉高宗敕令撰修。乾隆五十一年末,台湾彰化等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林爽文起义,这也是天地会历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武装反清斗争,给了清朝统治阶级以极大的震动。本书的

  • 释名补证

    一卷。清成蓉镜撰。成氏生平见“释饭鬻”。《释名补证》补证《释名》凡六十一条,大多翔实可信。其中有补毕疏之阙者,如《释天》:“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在上高显也;青、徐以舌头言之,天,坦

  • 聊城县志

    ①四卷。何一杰纂修。何一杰号彦修,陕西泾阳县人,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顺治十六年(1659)任聊城知县。按聊城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知县韩子廉。此志为二修,上距韩志已七十余年,时代

  • 畿辅方言志

    一卷。清王树楠撰。王氏生平见“广雅补疏”。是书搜辑古方言词二百六十三条,以《方言》及郭璞所载北方话方言词为主要根据,复引群书及畿辅(今河北)方言加以疏证。搜辑清代方言词四十七条,据郝氏《尔雅义疏》、王

  • 岳阳纪胜汇编

    四卷。明梅淳(约1586前后在世)编。梅淳,安徽当涂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本书成书前,元释天镜曾辑录岳阳楼石刻诸诗,其本久佚;嘉靖间,有取岳阳题咏与洞庭分为二集者,芜杂无次。梅淳因合洞庭君山、

  • 玄言新记道德

    见王弼《老子注》。

  • 易林疑说

    无卷数。明杨瞿崃撰。瞿崃名一作启新,字稚实,福建晋江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官至江西提学副使。瞿崃之父曾著《易经蒙筌》,没有写成就去世了。瞿崃录其家学,考索诸家,有疑即为之说,故名曰《疑说》

  • 后汉书补逸

    二十一卷。清姚之駰撰。姚之駰字鲁斯,浙江钱塘人。康熙(1662-1722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该书收辑后汉书不传于清代的八家,共有《东观汉记》八卷,谢承《后汉书》四卷,薛莹《后汉书》张旸《后汉记》、

  • 六李集

    三十四卷。明代内乡李氏二世六人之诗。各为:李宗木《杏山集》八卷;李蓘《太史集》六卷;李荫《比部集》九卷;李云鹄《诗御集》四卷;李云雁《白羽集》二卷;李云鸿《秋羽集》五卷,其中以李最为知名。其诗源出何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