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养知书屋集

养知书屋集

五十五卷。清郭嵩焘(1818-1891)撰。郭嵩焘,字伯琛,号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官至巡抚、按察使、兵部侍郎,驻英、法大臣,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著有《养知书屋遗集》、《史记札记》、《礼记质疑》等。是集包括文集二十八卷、诗集十五卷、奏疏十二卷。《养知书屋文集》二十八卷:卷一、卷二为考订之文;卷三至卷八以序、跋为主,《礼记质疑序》亦收其中;卷九至卷十三为复、与、致、答之文;卷十四至卷十六为寿序;卷十七为行状;卷十八至卷二十四为传、墓志铭、墓表等;卷二十五、卷二十六以记为主;卷二十七为祭文、墓文、告文、铭、赞之类;卷二十八为议。其文畅敷义理,冥合矩度,有司马迁、韩愈遗风;尤精于考订。诗集十五卷,收古今体诗计九百五十五首,其造意取材离绝凡近。奏疏十二卷,有补调、保举、战事、军防、协饷、乡试等政事,其中较为著名的奏疏有《请置战舰练水师疏》、《修筑广东省城炮台疏》及《请禁鸦片疏》等,对研究我国近代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养知书屋文集》为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

猜你喜欢

  • 肇论疏

    三卷。陈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肇论疏》故名思义,是解释僧肇所撰《肇论》一书的。旧有人称《肇论疏》为《肇论义记》。此疏在发挥肇师思想方面虽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不少缺欠。一

  • 别本观古堂汇刻书

    十二种,三十五卷。清叶德辉(详见《郋园先生全书》)编。叶德辉所刻丛书均名“观古堂”,但内容各异。此丛书中所收重要著作有:宋赵汝愚《赵忠定奏议》四卷、《宋忠定赵周王别录》八卷,两书均由叶德辉编辑。赵汝愚

  • 易学残本

    十二卷。明卓尔康(1570-1644)撰。尔康字去病,仁和(今浙江余杭县)人。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官至工部屯田司郎中,谪常州府检校,终于两淮盐运通判。该书内容,大体上是附会河图、洛书,推衍奇偶

  • ■■亭集

    三十二卷。《后集》十二卷。清祁隽藻(1793-1866)撰。祁隽藻字叔颖,一字淳甫,后改为实甫,号春甫,晚号观斋,山西寿阳人,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同治初,以

  • 顾亭林先生遗书

    二十一种。明末清初顾炎武(详见《左传杜解补正》)撰。朱纪荣编。顾炎武著述甚多,而当时刊行者,仅《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以及潘耒所辑刊之十种,于是朱纪荣在潘耒十种本基础上又收入未刊稿

  • 中庸四记

    一卷。清李光地(详见《大学古本私记》)撰。光地著有《中庸余论》、《中庸章段》。是书刊于道光五年(1825)。其玄孙李维迪于跋中说,从售书者中检查是书为先公手迹,又书中有两处与先公著书相同,故认定是先公

  • 大业拾遗记

    二卷。旧题唐颜师古撰,实则伪托。鲁迅《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说:“本文与跋,词意荒率,似一手所为,而托之师古,其术与葛洪之《西京杂记》,谓抄自刘歆之《汉书》遗稿者正等。然才识远逊,故罅漏殊多,不待吹求

  • 景詹訚遗文

    不分卷。清姚谌(1835-1864)撰。姚谌字子展,一字则明,又名宗诚。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十四试诗古文词即有法度。十八补诸生。始后弃举业治经史,旁及九流百家之学。二十五举于乡。尝谓闻学必本诸经,通

  • 平原君书

    一卷。汉朱建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朱建,楚人,淮南王黥布相。布欲反,问建,建止之,布不听,汉既诛布。闻建谏之,高祖赐建号平原君。孝文时,以事自刭。《汉书·艺文志》儒家《平原君》七篇,《注》,朱

  • 四书记悟

    十四卷。清王汝谦撰。汝谦字六吉,河南武陟(今河南武陟)人。是书首有李棠阶、毛昶熙序及自序。题为“记悟”,乃记其所自得。而义多陈腐,绝少新得。其所引只鹿忠节、孙夏峰等数家之说,参证不广,其子孙及门生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