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剑光楼诗钞

剑光楼诗钞

四卷。词一卷。《文钞》一卷。清仪克中(1794-1835)撰。仪克中,字墨农,又字协一,原籍山西太平(今山西寿阳)人,后居广东番禺县。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少时聪颖,顷刻能作数千言,又能在方寸纸上作数百小楷,喜欢谈经济,见义勇为,得到了广东总督阮元的重任。广州大水决堤,以身殉职。生平著述颇富,后毁于火,仅存《剑光楼诗钞》。是集原本据陈璞在《跋》中云:“《剑光楼集》有《文》一卷,《诗》八卷,《词》一卷。逾年省城被兵局毁于火,集与各乡先生著述俱烬矣!咸丰十年(1860)余自江右归,闻其嗣君藏有副本,已陆续付刊。既而嗣君之长者殁,少者贫,甚此集未见有书,疑刊之不成矣。陶君春海近访,知所刻版在手民家商之同人,亟往取之。则仅得《北行草》、《遨游草》、《访碑吟》、《罗浮纪游草》。《词》一卷。而已乃即以此刻,附入海学堂丛刻中余,并录《番禺志本传》于卷首。俾后之读者,知其为人集。虽不全,其亦庶几不尽湮没乎。”现存《剑光楼诗钞》有:郑序、原序、题词、《番禺县志本传》。《访碑吟》、《北行草》、《遨游草》、《罗浮纪游草》。《剑光楼词》一卷:原序、谭序、题词、录取词数百首、跋。《剑光楼文钞》一卷附《罗浮游记》。《剑光楼集》有咸丰十年(1860)至光绪八年(1882)半畊草堂学海刊本。

猜你喜欢

  • 产宝

    见《经效产宝》。

  • 庄子王氏注

    二卷。清王闿运(详见《周易说》)撰。《庄子》一书,原无内外杂之分,经汉刘向、晋司马彪的研究,始分内外杂及解说共五十二篇。以后又有崔譔注十卷、内七、外二十,无杂共二十七篇;郭象注十卷,内七、外十五、杂十

  • 涌幢小品

    三十二卷。明朱国桢(1558-1632)撰。朱国桢字文宁,号平极,别号虬庵居士、平涵居士,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南)人。万历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因与魏忠贤相忤,休致还家,著有《皇明史概》、《大政记》、

  • 人瑞录

    一卷。清孔尚任(1648-1718)撰。孔尚任,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塘,自署云亭山人,曲阜(今属山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康熙六年(1667)考取秀才,以纳捐为国子监生。官至户部员外郎。

  • 易说要旨

    二卷。清李寅撰。李寅字东崖,吴江人。该书采用王弼本,仅仅解释上下经。前面有康熙四十三年(1704)自序,说该书取法于朱熹《本义》,但语多庞杂,往往连《本义》的原旨一并丢掉了。《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倚香阁诗钞

    一卷。清俞镜秋(1858-1899)撰。俞镜秋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同知俞子芗之女,陕藩李有棻之妻。此书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石印巾箱本,书前有其女婿唐庚所作序言。有宋育仁为之题诗。共收诗二十七首

  • 三国志后传

    十卷一百四十回。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余杂记,西蜀酉阳野史编次”,编者真实姓氏无考,所谓“陈寿史余杂记”亦是模仿《三国演义》而假托。该书是以讲史为名的长篇演义小说,故事接《三国演义》邓艾灭蜀,叙晋与十六国

  • 古诗十九首说

    一卷。清朱筠(1729-1836)口授,徐昆笔述。朱筠,字竹君,又字美叔,号笥河。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曾官安徽、福建学政。著有《笥河集》,总纂《日下旧闻考》等。朱筠在

  • 三体摭韵

    十二卷。清朱昆田(1652~1699)撰。朱昆田字西畯,浙江秀水人。朱彝尊之子。承其家学,工于诗。著有《笛渔小稿》,附于其父《曝书亭集》之后。此书仿宋阴时夫《韵府群玉》的体例,取前人骚、赋、诗中的新艳

  • 定变录

    六卷。明许徽编。许徽,浙江人。生卒及仕履均不详。该书是由多部书汇编而成的,主要记载副都御史张佳允事迹。其六部书是:《滑县擒盗记》一卷,黎阳人卢楠撰。《靖皖纪事》一卷,云间人莫如忠撰。《宜抚降罚记》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