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二楼

十二楼

十二卷。清李渔(1611-约1679)撰。李渔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因戴笠泛舟以遨游四方,改名渔,号笠鸿、笠翁、笠道人,别署觉世稗官、新亭樵客、湖上笠翁。清初戏曲理论家、小说和戏曲作家。祖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雉皋(今如皋)。明末崇祯年间曾应乡试落第,清朝建立后无意于仕途,居家杭州、金陵,刻书卖文为业,并从事戏剧创作和演出。著有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与诗词、史论等合编为《一家言全集》,传奇有《笠翁十种曲》,短篇小说有《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和《十二楼》,另有长篇小说《合锦回文传》等。《十二楼》又名《觉世名言》,白话短篇小说集,每卷演一个故事,计十二个故事。每篇长短不一,在以楼为名的总题下又各分回目。短的如第二卷《夺锦楼》仅一回,长的如第七卷《拂云楼》有六回,多数为三四回。每篇小说内容各自独立,但各篇皆以一座楼作为开展故事的环境背景,故取《十二楼》为总名。作者又有醒喻世人、使人迷途知返的创作意旨,故又仿冯梦龙之“三言”而题为《觉世名言》。十二卷的总题分别为:《合影楼》、《夺锦楼》、《三与楼》、《夏宜楼》、《归正楼》、《萃雅楼》、《拂云楼》、《十卺楼》、《鹤归楼》、《奉先楼》、《生我楼》、《闻过楼》。故事以婚恋题材为主,演述才子佳人的璧合。在对青年男女爱情波折的描写中,批判了封建礼教、门第观念、嫌贫爱富的市侩哲学等陈腐意识,肯定了青年男女挣脱束缚、追求婚恋自由的斗争。有些故事对于统治集团上层人物的丑恶灵魂和残暴本质也有揭露和鞭挞,如《萃雅楼》描写严嵩之子严世蕃为了满足自己贪恋男色的变态私欲,与宦官勾结把青年权汝修阉割的暴行;另如《鹤归楼》指责了帝王选妃搜刮民间美女的荒淫行径。故事中也杂有少量色情描写及封建说教等庸俗成分。该书的某些故事情节虽对别家小说、传奇也或有借用,但基本是作者自己创作,并非《三言》那样多是整理加工。作者在情节上立意求新,小说内容切近世俗生活。情节曲折,往往出人意外,语言活泼而富于情趣,充满喜剧色彩,在明清小说中显示了独特风格。该书有清顺治十五年(1658)广顺堂刊本,乾隆消闲居刊本,上海图书馆藏英秀堂刻本,上海亚东图书馆汪协如标点本。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资料丛书》出版萧容标校本,书后附有《李渔论创作》、《李笠翁与〈十二楼〉》(孙楷第)、《关于〈十二楼〉及其小说风格的评论》等研究资料。另有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校点本。

猜你喜欢

  • 东汉会要

    四十卷。南宋徐天麟(详见《西汉会要》)撰。本书以范晔《后汉书》为本,旁采司马彪《续汉书》、刘珍等《东观汉纪》及《汉杂事》诸书,类分帝系、礼、乐、舆服、文学、历数、封建、职官、选举、民政、食货、兵、刑、

  • 儒林传经表

    二卷。清周廷寀(生卒年不详,乾隆、嘉庆间在世)撰。廷寀字霁原,一字赞平,又字子同,号寄园,安徽新安(今休宁)人。嘉庆戊午(1798年)顺天举人,出宰广东,摄龙川县令,卒于官。除本书外,还著有《韩诗外传

  • 御选唐宋诗醇

    四十七卷 清爱新觉罗·弘历(清高宗)(1736-1795)选编。选入唐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宋苏轼、陆游六家诗共二千五百余首。其中,李白三百六十余首,杜甫六百五十余首,自居易三百九十余首,韩愈一百

  • 遂初堂文集

    九卷。清杨兆曾(约1662前后在世)撰。兆曾字青岩。江苏武进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九年(1652)进士。知建宁县,招抚巨寇萧维堂有功。官至福建延平道按察司副使。此集共九卷。集中所录均为杨兆曾所撰之文。

  • 读论衡

    一卷。清俞樾撰。俞樾生平事迹详见《群经平议》。王充《论衡》,包罗宏富,可以证经,可以考史,也可以推证百家诸子等。俞樾阅读《论衡》,每有心得,随笔札记,以成此书。此书借以推证他书之处颇多,如“水潦降不献

  • 忠烈侠义传

    见《三侠五义》

  • 四书衷是

    不分卷。清孙绳武撰。孙绳武,字文辅,善化(今湖南长沙县)人。是编大旨以圣贤之言精微广大,非朱子为之集注,后人无由窥测。因而全部以朱子为宗。又以仅守一说为寡当,故参以《朱子语类》、《朱子或问》、《四书大

  • 说文段注校三种

    ① 近代叶德辉(1864-1927)辑。德辉字焕彬,又字奂仿,号直山,又号渔水,别号郋园,湖南湘潭人。光绪间进士,授部主事。对经史、小学、碑版、摹印等均有研究,治学一宗许慎、郑玄,主要著作有《说文解字

  • 仪礼先易

    六卷。清吕仁杰撰。吕仁杰,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今江苏东南部)人。诸生。不喜欢交游,中年时代就锐意进取,开门授徒,致力读书,不专攻举业。其徒弟能背诵《仪礼》者达十多人。著《仪礼先易》,以便于初学,另外

  • 句曲纪游诗

    一卷。明朱凯(约1497前后在世)撰。朱凯字尧民,长洲(今江苏)人(生卒年不详)。朱凯工诗画,与同俚朱存理斋名,人称“两朱先生”。著有《尧民集》,今仅存《句曲纪游诗》一卷。为凯与东阳沈用之,沈宜永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