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历城县志

历城县志

十①六卷。明宋祖法修,叶承宗纂。宋祖法字允绳,新蔡县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曾任耿济、祁门知县,官至刑部主事。叶承宗字弈绳,邑人,天启七年(1627)举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授临川县知县,于顺治五年冬,死金声恒之难。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请兵下济南,将明末刘富平、刘亮采两家方志,毁于兵乱。崇祯十三年,宋祖法掌历城,怂恿叶承宗重修历城县志。叶承宗乃请赵天开等人一同参修。历数月,志成。《历城县志》崇祯十三年(1640)泺源叶氏友声堂刻本。此志考据博洽,记述详明。然其山川、古迹、职官、人物类中,脱漏时见,因刚经历兵燹,虽远采旁搜,文献无征之故。此志尚有康熙六十一年(1722)李师白增补刻本和民国二十九年(1940)燕京大学影抄本。②五十卷,首一卷。清胡德琳修,李文藻等纂。胡德琳字碧腴,一字书巢,安徽休宁人,后定居临桂县(今广西桂林)。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授四川什祁知县,三十一年(1766)任历城县令,不久升济宁州知州。他一生著述甚富,有《西山杂咏》、《东阁间吟》、《书巢尺牍》、《济阳县志》、《济宁直隶州志》、《东昌府志》等。李文藻(1730~1778),字素伯,晚年号南涧,山东益都县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官至桂林府同知。其自幼好学,藏书数万册,著述亦多,有《恩平》、《潮阳》、《桂林》等集。主纂《诸城县志》等。胡德琳掌历城时,慕李文藻之名,开志局,延其主纂县志。志稿未就,胡德琳即迁济宁刺史,延前廉使沈廷芳总司其事,历数月,告竣。《历城县志》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全书五十卷首一卷,分纪、考、表、传四部,卷首有《圣制》、《宸翰》等及图、序。志目为:卷一至卷二总纪;卷三至卷五地域考;卷六至卷九山水考;卷十至卷十三建置考;卷十四至卷十八古迹考;卷十九至卷二十二艺文考;卷二十三至卷二十五金石考;卷二十六封建表;卷二十七职官表;卷二十八至卷三十一选举表;卷三十二袭爵表;卷三十三貤封表;卷三十四宦迹录;卷三十五至卷四十八列传;卷四十九至卷五十杂缀。此志体例基本承袭《史记》,编次有条不紊,考核精确,特别是古迹考、艺文考、金石考,有一定参考价值。此外,《列传》中不仅列人名,而逐人列有小传,极为难能可贵。此志为志中佳作。

猜你喜欢

  • 春秋类义折衷

    十六卷。清王芝藻(详见《大易疏义》)撰。书成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书序之前,有自题口号,曰:“自读《春秋》四十年,只如群动对青天。迩来深考流传义,始觉先儒多误传。”可知作者对前人之“流传义”多不

  • 四六谈麈

    一卷。宋谢伋(生卒年均不详)撰。谢伋字景思,上蔡(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少卿。著有《药寮丛稿》、《四六谈塵》。此集为专论骈体文的理论著作。所谓“四六”即指骈体文。谢伋指出“四六之工,在于剪裁”。又说:

  • 诗缵绪

    十八卷。元刘玉汝(生卒年不详)撰。刘玉汝字成之,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曾举乡贡进士。《诗缵绪》失传于明代,今本是《四库全书》编者据《永乐大典》著录整理而成。其体例仿效宋辅广《诗童子问》,一诗一解,先

  • 红薇翠竹词

    一卷。《仲轩词》一卷。清焦循(1763-1820)撰。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江都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应礼部试不第,即奉母家居,仕进之心日淡,从此潜心学术,筑雕

  • 青溪暇笔

    三卷。明姚福(生卒年不详)撰。姚福,字世昌,自号守素道人,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此书杂记作者读书所得及杂录耳目见闻等。共三卷,其首卷所述明初轶事,多为正史所不载者,可补正史之不足,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庚寅十一月初五日始安事略

    一卷。明瞿元锡撰。元锡,江苏常熟人,南明大学士瞿式耜之子,生卒年月事迹不详。《庚寅十一月初五日始安事略》记瞿式耜拥戴桂王抗清,留守桂林殉难事。顺治七年(1651)清军攻桂林时,桂林守将各营怯战怀私,清

  • 赐闲堂集

    四十卷。明申时行(1534-1614)撰。申时行,字汝默,号瑶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第一,授编修,万历中,累官吏部尚书,继张四维为首相,谥文定。著有《书经讲义会编》。是

  • 垒字编

    一卷。清汪汲(生卒年不详)撰。汪汲字葵田,著有《韵府纪字》、《事物会原》、《汇集经验方》、《乐府标原》、《宫调总论》等。是书专录垒体之字,依《康熙字典》分部,以笔画多少为序。惟所收之字专尚新奇,多不可

  • 大乘义章

    二十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大乘义章》原有五聚,二百四十九科,分为十四卷,现存本只有四聚,二百二十门,分为二十卷。本书主要内容是:一、教聚,二、义法聚,三、染法聚

  • 胜朝彤史拾遗记

    六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记载明代后妃事。毛奇龄初得其父所藏《宫闱纪闻》一书,后参与编纂《明史》工作,分撰天顺、成化、宏治、正德四朝《后妃传》,又搜集到《实录》等资料。《明史》完稿后,遂将入